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玉浆时复咽于津,通畅全胜百味珍。
满口馨香兼自得,颜容改变作真人。
一茎枯竹作渔竿,同畏蛟螭坐钓滩。
若获得鱼船许大,应想恐悚不心安。
年过百几鬓如鸦,到处安然便是家。
醉后有时相诘问,更言我解种黄芽。
道门长啸扣玄关,咀嚼盈虚口不闲。
峰顶怡情松作笠,五湖来往看人间。
不曾师受有文章,天与聪明作久长。
道味自然玄境外,凡中奇异必非常。
神仙洞府好逍遥,不似人间岁月销。
海岳高深谁可测,九重天上自相邀。
性成孤僻爱清山,鹤唳云霄意自闲。
物外更将和气约,精修便得扣玄关。
从来非不求知己,言觉俗情似流水。
消息毫端总是空,奇哉道味深无比。
六铢衣帔是神仙,劫劫曾修不偶然。
大道目前人岂会,九天常有万千千。
驱驱席不暂安时,勤苦终朝景易移。
达得物情深道理,无为堪作后人师。
一言有善亦须听,终日饱餐不易任。
他织他耕无悯念,世途谁是爱人心。
逍遥本意离尘埃,日见愚痴足可哀。
唯愿人心齐一等,花香常近慧风开。
看花终不似春雷,牵引诗情瞑目开。
雨顺风调为上瑞,苍生家足降天来。
上元斋醮卷清风,暗使虔诚望圣功。
星彩动容光碧落,步虚声在半天中。
每逢清夜坐更深,白日忙忙各是情。
南北东西谁定准,无穷天地始知名。
三天境象验人间,不在江湖不在山。
大约颇同随报应,耳根清静道心闲。
耳根唯愿常清静,更得四时风雨顺。
开得眼来一切心,尽为好事善相近。
寻常无事信天缘,饶得憨痴满眼前。
名利世间多用意,愚迷不肯学先贤。
任从寒暑镇常侵,一气韬藏万种心。
堪笑愚痴浇荡甚,却非淳朴不幽深。
报应从教见祖宗,先持清静后论功。
红莲花出青泥里,方信仙凡道本同。
语言端谨易求寻,己是他非祸返侵。
忠信先修销大伪,何曾鄙隔圣缘心。
救物功深好自持,知之修鍊善心为。
神仙岂谓人间惜,自是迷流识见卑。
修持须是要精专,常恐他人业类牵。
莫把我言为戏弄,轮回断定不迁延。
圣人弃智妄中寻,质实先明朴在心。
坦荡玄门常不达,那非那是秘源深。
莫问仙家不死乡,泥丸秘密隐身光。
华池禹润无拘束,勤习通流看上方。
世俗忙忙似海深,愚迷岂解圣人心。
分明教法生虚妄,慵鍊归真不易金。
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方知异境人难见,见即虚无事不空。
逢春便见野花新,往覆闲忙旧路尘。
轮走足轻多少意,世途常似梦中人。
细月衔山似玉钩,先陈踪迹问瀛洲。
从来万劫垂名在,王母行天得自由。
经到玄科大法中,先持道德济阴功。
三清有路人难到,但守虚无一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