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湖貌得一枝来,长夏风轩尽日开。


老眼暗中时摸索,便知玉雪不能猜。

去及花时暖,归涂暑雨沾。


树凉人憩午,江热马行盐。


不畏黄金尽,只愁白发添。

谈君十年事,犹是马相如。


科斗题周记,瓠卢饷汉书。


归停青雀舫,去问白牛车。

杜曲穿花此会难,深尊谁与罄交欢。


饮醇自昔知公瑾,命驾于今似吕安。


入夜霜高闻朔雁,一时星聚对南冠。

年来吴门笺,色泽胜西蜀。
春膏最宜书,叶叶莹栗玉。
贤甥更好奇,惠我小画幅。
偶然游迹到江东,立尽吴门落日红。
横竹答歌喧夜市,败蕉题句哭离宫。
欲寻旧路山俱乱,忽忆初心水自空。
宗系传康乐,精修学远公。
相寻当暮岁,行李犯寒风。
累积浮生里,机惭半偈中。
明朝子解去,昨日送茅维。
芳草犹在望,素心还自持。
旅魂花片片,人影髻丝丝。
鼓枻沧浪歌濯缨,送君临别重怔营。
逃名遂是鲁连子,痛哭安非阮步兵。
短褐文章千里重,白鸥沧海一舟轻。
河外家山叠万层,归休蹑屩复担簦。
监门真负平生德,终竟无言报信陵。
去年挂席归东吴,今年揽辔来京都。
汉廷待下天人策,一卷遗经辟万夫。
入夜难分港,归舟不问程。
渔灯劳远照,野老笑相迎。
近市仍鼙鼓,连村尚甲兵。
宿昔好奇书,家世本岭峤。
山中禹篆稀,海上羲文杳。
习静入山中,冥心坐幽讨。
玉质喜为邻,窥园日欲亲。
锄成江左绿,摘作岭南新。
叶淡调羹顺,根香得味真。
碧水照多思,舟中余有春。
最怜从岸草,如恋渡江人。
烟态变浓树,歌声覆绿莼。
来往钱唐路,今朝倍有情。
蛾眉过柳色,燕语掠江声。
远翠如鬟沐,残花带笑迎。
犹有残蝉挂别枝,纺车声乱豆花篱。
蘋乡又听新蛩语,寒女功裘待上机。
澹日西风瘦不胜,几家修竹间桑塍。
柳阴一棹轻于叶,玉额吴娃唤卖菱。
晚来停棹傍茶庵,镫火人家照碧潭。
恰似吴娘好眉黛,语儿泾畔月初三。
昔宰吴淞日,怜君有异才。
如何十年别,犹是布衣来。
桥自题司马,台应筑郭隗。
忽听吴歌起,歌声趁轧哑。
残潮随去艇,远树带飞鸦。
几点过云雨,新枝闰月花。
欲共春风语,轻舟逐鸟飞。
落花沽酒店,芳草钓鱼矶。
平野天边尽,遥山烟外微。
把酒论新事,移床问故山。
桑麻云已长,亲戚喜相安。
断雁江湖外,驰心梦寐间。
沧江洗尽眼中埃,饱看江山句更裁。
风引前旌如挽去,山迎归棹欲飞来。
捐躯许国忧心在,袖手还家笑口开。
宿昔好奇书,家世本岭峤。
山中禹篆稀,海上羲文杳。
习静入山中,冥心坐幽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