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黝然湛深碧,蹴起浪头花。


目力不到处,岂知天有涯。


怒涛鸣海蛰,薄雨送神鸦。

湮郁满中古,横流鸣不平。


江湖剩意气,天地几浮生。


潮打长鲸立,烟荒独鸟明。

谁家女,十四正妑头。
临水窥窗分黛色,惊人却步褪莲勾。


怕惹燕莺愁。

夕照台前烟树合,契丹城下水云开。


却逢李郭同舟渡,可遇山王隔竹回。


十里平皋明晚镜,两堤青霭入残杯。

夜读蟠舟诗,如共蟠舟语。
五年别泪隔秋风,万里孤舟泊寒渚。


行尽诸方勘尽禅,此句逢人未曾举。

一舸乘凉载夕晖,晚来白汗稍停挥。


近人初月当头照,趁宿轻鸥直下飞。


江国有天须恣买,岫云无雨莫空归。

欲买一江碧,不知须几钱。


舟轻故款款,酒好但涓涓。


云脚他州雨,波光别岸天。

自昔说离乱,经时足叹吁。


何为来旷野,端是辱泥涂。


相国跛男子,封侯裸丈夫。

一水萦纡荡夕霏,樵风上下燕参差。


斜阳无限沧洲景,可惜山阴兴尽归。

海滨何处足春风,尽在王孙小圃中。


雨洗山光供几席,日移花影上帘栊。


扁舟回首烟波隔,尊酒何时笑语同。

薄日烘云影,轻风溅浪花。


数峰排绝岸,一雁落平沙。


冉冉寒生袖,悠悠梦到家。

寒流清更浅,短棹去仍来。


山色侵书帙,波光映酒杯。


龟鱼应旧识,鸥鹭莫相猜。

梦里不知身是客,却疑身是老坡仙。


羽衣道士飞将去,月在波心人在船。

双桨去夷犹,延平津上州。


英雄三尺剑,今古一潭秋。


市近人争渡,山回水急流。

推篷纳山色,愁坐对黄昏。


雨过天无翳,舟行水有痕。


钟声来远寺,犬吠隔烟村。

溪流何太急,画桨去如飞。


诗垒才无敌,愁城醉解围。


日斜帆影亚,风细乐声微。

舟胶回短棹,岸曲抱溪斜。


香篆迷烟草,灯光闪浪花。


归心随舴艋,遗响托琵琶。

携家驱宦牒,短棹泛桃源。


人语联篷屋,渔歌隔水村。


云归千嶂合,雨过一江浑。

舣舟寻近岸,馀兴月明中。


鼓瑟人何在,弹筝意略同。


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

秋气清如水,推篷夜不眠。


芦花新有雁,莎叶尚鸣蝉。


心向征途老,诗凭物景全。

冬夜如年,客枕无眠,怎到天明。
待数残二十五、寒更点,听馀一百八、晓钟声。
雨脚敲篷,滩头激缆,总与离人诉不平。

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


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

见君浩然心,视世如浮空。


君归潜山曲,我复庐山中。


形间心不隔,谁能嗟异同。

浇风久成俗,真隐不可求。


何悟非所冀,得君在扁舟。


目击道已存,一笑遂忘言。

林乌遥岸鸣,早知东方曙。


波上风雨歇,舟人叫将去。


苍苍前洲日,的的回沙鹭。

雨洗寒光气转清,开帘客散醉还酲。


可能写我诗中趣,当复题君画里情。


夜月船头渔火碎,秋风天外旅魂轻。

渺渺长乘一叶船,风生便系荻花边。


从多一月还春暮,销得明朝又夏天。


作客可堪山夜雨,呼醪拚醉杖头钱。

晓望孤峰若可攀,江摇疏雨助潺湲。


云深欲问茅君宅,岩畔都疑米氏山。


便觉梦多琼岛路,不知身近玉虚班。

江上秋光更可怜,棹歌如坐镜中天。


预知百尺楼头客,拟扫幽窗纵醉眠。

一篙一棹芰荷舟,望著仙人西海头。


松影满船芦苇乱,为君先醉野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