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踏遍山程又水程,还家有梦不胜情。
千条官柳轻烟色,万橹漕艘急浪声。
书味岂因莼菜改,莱斑犹胜锦衣荣。
老杜题诗处,今来一棹过。
晓山红不定,秋水澹初波。
浪迹愁鸥鹭,高吟记薜萝。
歌残玉树变愁颜,从此莺花属等闲。
词客浪传三妇艳,夕阳多在六朝山。
依依鸿爪前踪认,渺渺春波短棹还。
嘉庆之三载,孟夏月上旬。
舟行发巴渝,薄暮濒江滨。
因思去年冬,此邑遭黄巾。
东风吹我海门遥,十斛蒲帆饱未消。
水底怪龙争吐日,天边雌霓急吞潮。
石溪短塔才能见,黄浦来船不可招。
春水扁舟稳,湖乡一望平。
人家如画里,廛市送嚣声。
树木乱苍翠,光阴杂雨晴。
画图影里放船行,雨过村村啭乱莺。
港口忽迷高柳卧,山腰欲截嫩云生。
粥鱼敲破十年梦,诗箧吟残三月程。
偶棹扁舟接咏觞,水居遗迹觅溪旁。
于今依旧蒹葭绿,可有伊人在一方。
登高东北望,滚滚暮涛黄。
千古龙兴地,烽烟隔渺茫。
山河资劲旅,潮汐哭英王。
大旗明落日,雄镇拱神京。
朔气三军重,平原万马轻。
犀军环铁舰,元老卧长城。
离家才百里,未觉客行恶。
五两逐翻风,催来石门郭。
人家背山住,烟火出林薄。
古刹犹如故,轻舟拭目过。
岸低烟影小,林密鸟声多。
花溅游人泪,渔通下里歌。
一叶扁舟趁好风,水天空阔乍飞鸿。
篷窗闲坐恰无事,细数秋花两岸红。
白芡红蕖出水香,一枝柔舻送轻航。
船头鸂鶒忽飞起,冲破浪花入野塘。
秋波始阔蓼花稀,枫树初丹粳稻肥。
舟过露筋祠欲暮,水烟深处正蚊飞。
天涯地角客星孤,身是高阳旧酒徒。
一叶扁舟双画桨,载将归梦过西湖。
不羡钓台鱼,不羡西门柳。
但愿青鞋布袜一枝藤,踏遍寒溪西山与樊口。
樊口佳绝临江天,松竹蔚茂鸣风泉。
赤壁今朝过,苍梧几日期。
天旋疑水远,风怒恐樯危。
断岸馀千丈,英雄只一时。
寺满吴江县,钟声两岸分。
买鱼嫌少室,沽酒欠文君。
平地桥边浪,无心岭外云。
日下残红敛,烟升积翠重。
鸥轻波浩荡,鱼乐自从容。
野馌迎秋穫,邻讴相夜舂。
鸡犬三家市,蓬蒿一亩宫。
萝牵篱幂翠,萚陨砌堆红。
宿鸟来还去,微泉咽复通。
辛亥仲春将徂兮,有客踵门曰风日流丽,邀余共泛西湖之舽。
伋南去而忽西兮,昨之折槛今复饰以成杠。
背苏堤万丝之绿阴兮,望一簇孤山之青橦。
连天白水渺无涯,短涉湖湾五里赊。
个样船腰穿浪急,片来帆腹饱风斜。
日随飞鹭几程水,心逐浮鸥何处家。
闻说膺舟过海涯,临风曾问野人家。
梅花篱落春堪赏,烟草柴门路不赊。
已荷有心怜寂寞,自惭无分接英华。
宦游安能住,明发晓霜侵。
月没寒江远,山昏细雨阴。
中原群盗恨,南国美人心。
高阁临流双塔寺,扁舟舣岸一帆风。
夜潮迷浦难安枕,昼雨翻江只闭篷。
人境行时虽甚逆,我身著处本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