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尘缘敕断勿相牵,何必功成学计然。


怪底莫愁不同载,红妆已伴白头仙。

我亦曾乘太乙莲,归来错问五湖船。


因君却欲凌波去,同伴灵龟叶上眠。

渚风低,芙蓉万朵,清妍赋情味。
雾绡红缀。
看曼立分行,闲淡佳丽。

重雨轻云两奈何。
红尘难免不风波。
将他移种到银河。

曲槛风生,水亭香在。
淡烟疏雨斜阳外。
洛波仙佩静无声,清凉不受尘埃拜。

秋来雨足溢方塘,华屋临流四面凉。


风飐圆荷翻翠盖,水涵芳蕊艳红妆。


淡烟难掩天真色,薄日时烘自在香。

晚凉领客泛涟漪,境胜形容颇费诗。


人自红莲丛里过,舟从绿柳岸边移。


兴来滞思俄然豁,坐久烦襟顿觉披。

竞楫都人集,喧游国事传。

探芳怜胜日,携客讨湖天。

玉笛催新柳,红妆夺始莲。

古庙阴林野火青,乱萤秋雨渚云腥。


波涛不洗曹娥恨,环佩空归湘女灵。


银烛双悬吹袅袅,锦帆孤逗落冥冥。

绿水满平郊,江莲辉幽渚。


偷香一霎风,逞响无边雨。


波间的皪笑,竹里婵娟舞。

放棹东南去,正值荷花荣。

玉质不待染,仙香无限清。

朱朱仍白白,脉脉复盈盈。

翠羽亭亭盖,微障越鄂君。


锦书何日寄,绣被几时薰。


步稳非因学,丝轻未见棼。

瓣著燕支,房匀菡萏,暖风吹遍。
不向清漪,柴门望中远。
嫣然自笑,付蝶翅、蜂腰闲占。

翠盖佳人临水立,寂寞雨中相对泣。
漫泉浮出玉肌寒,檀娄不施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涩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天浮月影水浮天,路绕山头树绕烟。
船小小行人意适,藕花新索酒杯传。
云翳前山雨脚长,洒然清气动莲塘。
花中润色添来美,叶上繁声过去忙。
红面浑羞泣珠泪,翠盘微重泻琼浆。
鼓角声中璧月光,竹舆十里绕横塘。
碧摇仙子凌波袜,红散天丝织锦裳。
仿佛若耶溪上路,栖迷太华井边凉。
根向盆池束,华敷菡萏丛。
细擎深院宇,低袅半窗风。
蘸水凝绡翠,当轩试脸红。
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
自怜贫病不出门,无奈心情被花恼。
夜来一雨愁思浓,晚看玉露垂庭草。
环湖曲曲露香清,醉袖褰风取意行。
翻爱李园方沼碧,界金几朵艳羞赪。
芙蓉城下六月秋,最好雁湖湖上游。
周遭一机云锦烂,并与老仙供唱酬。
振袂芙蓉城里游,香风十里劝人留。
瓦盆最恨廉泉陋,归与夸张定自羞。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湖上看花意欲迷,年年花谢忆花时。
如今一见冯生画,早晚看花更不疑。
翠芰红渠照眼新,装成灯火斗芳春。
中庭月色涵秋水,陆地花明隔暗尘。
归院曾随金马客,闻歌疑是若耶人。
红晕脂痕,照出水、新妆靓。
幽情共、绿云低映。
一曲西洲,谁采取、亭亭影。
夕阳渐下,晚来落月尚窥人。
一弯乍吐冰轮。
也学蛾眉新样,融入画堂春。
碧荷香里无人住,银蟾忽穿烟暝。
幔卷萤收,篷移鹭觉,渐渐青蘋涵镜。
琉瓈万顷。
平吴利在获二陆,我得斯人一夔足。
明光射策卷波澜,灞桥新诗挟冰玉。
只因心赏鲍参军,种花欲招千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