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放下船桨向东南而行,正值荷花繁盛绽放。
如玉的质地不需染色,带着仙家清香无限澄净。
红艳艳与白皎皎相间,含情脉脉又丰盈饱满。
遥远的天际清风扬起,可谁懂得欣赏她舞姿的轻盈?
以上为【道中观荷花】的翻译。
注释
1. 放棹:划船出行
2. 玉质:形容荷花质地莹润如玉
3. 仙香:超凡脱俗的香气
4. 朱朱白白:红白相间,指各色荷花
5. 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
6.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7. 迢递:遥远的样子
8. 天风:天空中的清风
9. 舞态:指荷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以上为【道中观荷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行舟途中偶遇荷花为切入点,通过“玉质”“仙香”等超逸意象提升荷花的精神品格。诗中“朱朱仍白白”既写色彩交融之美,“脉脉复盈盈”更赋花以人的情态,尾联借天风中的轻舞暗喻才士不遇的幽微心境。全篇语言清丽自然,由形入神,由赏花至感怀,完成从物象到心灵的升华。
以上为【道中观荷花】的评析。
赏析
孔武仲这首观荷诗构思精巧,首联以叙事笔法交代时空背景,中二联集中刻画荷花神韵。诗人突破寻常咏物藩篱,用“玉质不待染”暗合《论语》“绘事后素”之理,以“仙香无限清”呼应屈原香草传统。颈联叠词运用极具音乐美,“朱白”对比强化视觉冲击,“脉脉盈盈”则赋予荷花矜持又丰盈的双重气质。尾联笔锋陡转,在迢递天风中抛出“谁怜”之问,将风中摇曳的荷花与才士不遇的孤寂悄然叠合,使全诗在清雅物象之外更添人文厚度,体现宋代咏物诗“寄意于物”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道中观荷花】的赏析。
辑评
1. 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二十三:“孔武仲《道中观荷花》‘玉质不待染’二语,得荷之神髓。”
2. 清·吴之振《宋诗钞·清江集钞》:“三孔(孔文仲、武仲、平仲)诗中,武仲尤工体物,观荷‘朱朱白白’句,状物之妙殆无遗貌。”
3. 清·陈衍《宋诗精华录》:“末二句寓知音难遇之意,于空灵处见襟抱。”
4. 近人钱钟书《宋诗选注》:“‘脉脉复盈盈’五字,写花态兼及人情,北宋咏物佳构。”
5. 《四库全书总目·清江三孔集提要》:“武仲诗‘迢递天风起’云云,清远中含寄托,迥异凡响。”
以上为【道中观荷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