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气和灵府渐氤氲,酒有贤人药有君。


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闻。


闲寻古寺消晴日,最忆深溪枕夜云。

捣成霜粒细鳞鳞,知作愁吟喜见分。


向日乍惊新茧色,临风时辨白萍文。


好将花下承金粉,堪送天边咏碧云。

新春旒扆御翚轩,海内初传涣汗恩。


秦狱已收为厉气,瘴江初返未招魂。


英材尽作龙蛇蛰,战地多成虎豹村。

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


行歇每依鸦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


凌风蔼彩初携笼,带露虚疏或贮襟。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小谢轻埃日日飞,城边江上阻春晖。


虽愁野岸花房冻,还得山家药笋肥。


双屐著频看齿折,败裘披苦见毛稀。

六分春色一分休,满眼东波尽是愁。


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


无穷懒惰齐中散,有底机谋敌右侯。

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


执盖冒花香寂历,侍晨交佩响阑珊。


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懒移金翠傍檐楹,斜倚芳丛旧态生。


唯奈瘴烟笼饮啄,可堪春雨滞飞鸣。


鸳鸯水畔回头羡,豆蔻图前举眼惊。

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云航隔野桥。


春恨与谁同酩酊,玄言何处问逍遥?


题诗石上空回笔,拾蕙汀边独倚桡。


早晚却还岩下电,共寻芳径结烟条。

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


自是扬雄知郭索,且非何胤敢餦餭。


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

谢府殷楼少暇时,又抛清宴入书帷。


三千馀岁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


冷梦汉皋怀鹿隐,静怜烟岛觉鸿离。

飞棹参差拂早梅,强欺寒色尚低徊。


风怜薄媚留香与,月会深情借艳开。


梁殿得非萧帝瑞,齐宫应是玉儿媒。

柳疏梅堕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


高处朵稀难避日,动时枝弱易为风。


堪将乱蕊添云肆,若得千株便雪宫。

迎春避腊不肯下,欺花冻草还飘然。


光填马窟盖塞外,势压鹤巢偏殿巅。


山炉瘿节万状火,墨突乾衰孤穗烟。

月楼风殿静沈沈,披拂霜华访道林。


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


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

所孕和气深,时抽玉苕短。


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


寻来青霭曙,欲去红云暖。

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


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


手披丹台文,脚著赤玉舄。

新开窗犹偏,自种蕙未遍。


书签风摇闻,钓榭雾破见。


耕耘闲之资,啸咏性最便。

朝烟淹楼台,晚雨染岛屿。


渔童惊狂歌,艇子喜野语。


山容堪停杯,柳影好隐暑。

荒池菰蒲深,闲阶莓苔平。


江边松篁多,人家帘栊清。


为书凌遗编,调弦夸新声。

松篁交加午阴黑,别是江南烟霭国。
顽云猛雨更相欺,声似虓号色如墨。


茅茨裛烂檐生衣,夜夜化为萤火飞。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倾馀精爽健,忽似氛埃灭。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


那堪风雪夜,更值烟霞友。


曾过赪石下,又住清溪口。

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


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


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

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


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

旋取山上材,架为山下屋。


门因水势斜,壁任岩隈曲。


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

金刀劈翠筠,织似波文斜。


制作自野老,携持伴山娃。


昨日斗烟粒,今朝贮绿华。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缭绕。


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


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