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竹寺青灯永夜,江城黄叶高秋。
当时文物尽交游。
更为笛声怀旧。

门柳疏疏映日,井桐策策翻秋。
萧条不似那时游。
只有山光依旧。

流水断桥衰草,西风落日清笳。
往来赢得鬓边华。
此去征鞍休跨。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
竹窗时听野禽鸣。
更有松风成韵。

排遣新寒有酒,追寻旧隐无人。
四山朔吹又冬鸣。
吹送午钟馀韵。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
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


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
清香一点入灵台,傲雪家风犹在。


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
早春风日野人家,相对伯夷柳下。


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

百和香凝宝络,长生酒满金尊。
葱葱佳气霭庭萱。
同把椿龄祝愿。

风荐荷香剪剪,月行竹影徐徐。
微闻环佩过庭除。
恐是阳台行雨。

腊雪犹埋石巘,春风已入梅梢。
冷香随马上琼瑶。
不与时人同到。

裁就弓鞋样浅,绣成鸳枕针残。
坐沉红烛有馀闲。
日九回肠非懒。

春去漫增闲恼,病馀更爱孤眠。
浮名浮利总如然。
生只被他萦管。

碧洞青崖着雨,红泉白石生寒。
朅来十月九湖山。
人笑元郎太漫。

珠帘梦醒,闲院宇、雾丝烟缬。
浮浪惜春残,痴魂摇漾,柳花如雪。
纵遍寻、巷陌蘼芜,钿车路满,也成愁结。

轻丝细缕,风剪剪、翠烟低掠。
拟是玉川生,依稀犹在,月团亲瀹。
傍午窗、七碗浇喉,渴尘空净,未消芒角。

闻道欧公当日,宾朋载酒堂中。
后来三过有坡翁。
长使林花飞动。

乍雨乍晴天气,轻寒轻暖帘栊。
游丝飞絮已无踪,阁外湿云烟重。


绿树舟迷前浦,朱栏马滑溪桥。

莲影频催象拍,粉香难透虾须。
人间恨事可消除,惟有聪明最苦。


数对雏莺自语,一行弱柳谁扶。

何敢笑人干禄,自知无分弹冠。
只将贫贱博清闲。
留取书遮老眼。

五马人生最贵,金陵自古繁华。
光悬相印拥朱牙。
况值边庭闲暇。

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
幼云娇玉两眉春。
京洛当时风韵。

金鼎香销沈麝,碧梧影转阑干。
可庭明月绮窗闲。
帘幕低垂不卷。

松舍清灯闪闪,云堂钟鼓沉沉。
黄昏独自展孤衾。
未睡先愁不稳。

渺渺西江流水,翩翩北客征帆。
清秋月影浸人寒。
云净碧天澄淡。

几点垂垂北斗,一床悄悄西风。
山河天地点尘空。
月殿蟾蜍欲动。

入室先知下手,安炉要会施工。
癸生急采向黄中。
逆把天轮旋动。

悟性无生无灭,采铅有去有来。
两般灵物结成胎。
云气常浮宝盖。

静里含光默默,玄中调息绵绵。
真空洞彻量无边。
亲见本来身面。

离位翻为姹女,坎宫却是婴儿。
自因两个隔东西。
始用黄婆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