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伏光阴过,初秋宇宙新。


一杯相马酒,千古竹林人。


山入永嘉屐,蚁浮彭泽巾。

柯栝各西东,音书久不通。


山河隔今古,天地老英雄。


局败棋难著,愁多酒易中。

少年湖海老中原,万里谁期共一尊。


邂逅路岐须尽醉,向来离合敢重论。


桑麻事业陶公径,鸟雀人情翟氏门。

梁园四月斗炎蒸,众饮松堂爽色凝。


天上乐声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层。


高情不使忙官夺,野兴常于胜地增。

白日馀红乱扑衣,郊亭无事坐花飞。


何缘五柳嘶骢马,忽有群公到竹扉。


过眼物华春自暮,赏心明辈老应稀。

北巡寮寀合,舟饯此江浔。


晚别隔烟浦,犹闻横吹音。

西城宿雨天虚阻,东圃微晴人竟游。


地阔尽容云气入,亭深能使树香留。


尊前俊杰齐三府,林下迂疏自一丘。

驷牡不遑王事盬,野人归去白云闲。


人心万古同此理,城外青山即岘山。

闻道藏书埒石渠,仍能一读五行俱。


不妨借我遮愁眼,胜著闲窗饱蠹鱼。

卜筑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衡茅。


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

富贵信多士,况乃主恩深。


京洛多风尘,冠盖自成阴。


片言代拱璧,一顾溢千金。

重冈抱城起,清川带野回。


旧都迁陵谷,遗寺空池台。


修竹入晻霭,荒溪转崔嵬。

四照繁英拂槛开,九重芝盖赏春来。


卿云共和光华旦,瑞雾偏凝沆瀣杯。


池藻跃鱼波淡荡,林光倾日景徘徊。

朝光初上九门开,贝阙珠宫白玉台。


真有烛龙浮渤澥,却占云气认蓬莱。


斗回暖景开鸣鹤,稍借新芳入早梅。

结绳既亡书契出,文字变化尤倏忽。


太山七十有二代,遗事昏昏万无一。


岐阳石鼓起晚周,宣王之诗史籀笔。

圣神绍先古,述作备新书。


微生滥中秘,重赐等诸儒。


日月明天文,龟龙粲河图。

冠盖如云笑别时,亦知陈迹易伤悲。


归来未似钟山醉,零落多于邺下诗。


人事可怜驹过隙,秋风几许鬓成丝。

绿渠春水走潺湲,画阁嵩峦映碧鲜。


酒令已行金盏侧,乐声初急翠裙圆。


清游胜事传京下,多丽新词到海边。

今夜仙台月,清寒发夜深。


迟回阻云物,怅望忆登临。


玉管闲清吹,银河耿太阴。

九寺名卿才思雄,邀欢笔下与杯中。


六街鼓绝尘埃息,四座筵开语笑同。


燄燄兰缸明狭室,丁丁玉漏发深宫。

病是权称懒是真,闭门风叶积成旬。


漫劳上国看花客,来问空山卧雪人。


别鹤传将流水操,饭牛分得建溪春。

闲身随地得徘徊,雪尽南天一鹤回。


白首论交难远别,青春有约许重来。


归寻旧路家应近,行遇名山眼便开。

沉沉钟鼓动微阳,山寺逢君即故乡。


未满百年常苦短,才添一线便为长。


林间留客环深翠,雪里寻僧得妙香。

布衾寒拥对床屏,鹊绕南枝月过庭。


暝目谁除子瞳障,斋心自比太常醒。


花时渐好仍笼雾,灯节相催屡问星。

独顶孤峰柱海门,功归造化轴归坤。


六牛四女互经纬,东渤南溟共柢根。


禨祲遥占城市色,盈虚频见汐潮痕。

去天三百似依稀,云构中霄始合围。


真气盘空龙象喜,文光首出斗牛依。


烟峰下上随登降,倒景苍茫在指挥。

双溪奔注百川随,一砥中流倩客龟。


灵杰真关人地力,经营合借鬼神为。


千年自我增孤耸,八代如韩起溺衰。

高标今始出层穹,十载观成见有终。


流峙分形归系干,云霄一气表空蒙。


凭虚欲御飞纶囷,入远多佳起郁葱。

玉井孤根何处峰,移来天府翠云从。


谩夸骤雨明珠过,更看高秋碧实重。


出水群仙天藻发,临池诸杰地灵钟。

将晴欲雨此何山,我亦半醒半醉间。


泥滑未须愁晚暮,崖高犹拟直追攀。


到穷真境都无事,了悟浮生始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