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下称诗旧有名,爱君文杏馆初成。
垆头一醉狂奴态,匕首双投国士情。
词赋雁行推渐长,江湖鱼服敢相轻。
日暮长安道,纷纷车马多。
高阳频觅酒,燕市且酣歌。
玄白宁劳问,风尘奈尔何。
荒园火后遍蒿莱,赖有梅花一树开。
只恐明朝零落尽,春风无复此中来。
石门越宿大船坊,平望湖开一鉴光。
午过吴江风力顺,姑苏台下吊吴王。
萧史乘鸾去,千秋尚彩衣。
来陪双阙拜,行望五湖归。
故老争先睹,高堂谢夕违。
弱龄随伴走红尘,青眼相看独有君。
俯仰十年嗟逝水,凄凉今日拜孤坟。
英雄有恨文章在,忠信无凭夭寿分。
三十年前此宦游,经从偶得驻扁舟。
回头岁月如驹隙,到眼风烟独虎丘。
无复故人论旧事,却因陈迹惹新愁。
壮岁经行今白头,未容归老复来游。
人如化鹤云间去,桥似垂虹天际浮。
风月一川无限兴,烟波万顷不胜愁。
帝里月初上,秋风人乍行。
一尊复今夕,中夜话平生。
欲杀还时事,偏怜自我情。
月魄分桥,烟鬟迷渡。
分明十里长洲路。
从教幽梦解相寻,乱帆影里人何处。
重来□□又成空,旧榜今无卧彩虹。
故国平嗟□瓦砾,新亭犹见湿青红。
雁随山远情无□,□与天穷势自通。
两溪浮玉浸晴空,万井楼台一苇通。
舟过恍如蓬岛客,人行疑在广寒宫。
青山迎送犹佳友,绿鬓往来成老翁。
吴门东去路三千,到得阊门暂泊船。
老父出迎应倒屣,贫居江上信谁传。
行尽吴江兴尚浓,却从寺里访瑄公。
未论石上三生约,且喜山中一宿同。
诗句新题蕉叶雨,茶香熟送藕花风。
今岁同升客,如君有几人。
青年登一第,白首具双亲。
喜气生军垒,欢迎聚邑民。
断云老僧如断云,无心舒卷自氤氲。
空山与之结为侣,远道也堪持赠君。
黑夜雨从龙听法,青天风引鹤同群。
元宵处处笙歌酒,此处茶杯且听琴。
白发主人应有兴,青天明月亦何心。
糗餈似斗春盘巧,灯烛浑忘夜漏深。
章溪有泷小,不如昌泷雄。
亦有泷神庙,问之云吴公。
此庙据奇石,真山假山同。
清狂窃笑应无加,读画居然愿望奢。
乞写一枝持赠我,病维摩瘦侣秋花。
将书易画未嫌憨,好事他年著美谈。
我意不如仍付与,两瑶函供一诗龛。
重重云树掩清秋。
何处问归舟。
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
繁红愁过眼。
荡遥山双颦,镜奁半剪。
步屧廊回话胜游,还识旧时莺燕。
主人还往多佳客,小阁逢迎不计时。
蘸甲一杯梅福醉,挥毫半壁子云诗。
雁荡秋深玉柱寒,老夫曾此驻征鞍。
开图一见青山色,犹似当时马上看。
兴随流水共悠悠,此地芦花正满洲。
落日片帆千里暮,西风长笛数声秋。
衣冠空带英雄泪,湖海难消浩荡愁。
夜过吴城下,不眠闲倚窗。
溯流双橹健,摇月下西江。
停车官路左,遥认草庐坟。
古木无繁荫,残碑有断纹。
大道近来隐,微言今益纷。
阖庐城外水云乡,刺史园开胜辟疆。
径有黄花宜晚节,林多青桂发秋芳。
褰帘自觉红尘远,把酒能消白日长。
苕水西来引秀江,秋风秋晚挟轻航。
残烟断霭横村落,酒舍旗亭接野塘。
山色歌姬残翠黛,稻香田父砍云黄。
萧瑟湖上庐,六月如清秋。
凉雨过柴门,葡萄风飕飕。
草阁摇绿杨,欲随云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