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

一棹天台依旧迷,重来秋爽足攀跻;


苔衣糁糁髯偏美,石磴鳞鳞齿未齐。


梦到赤城霞气近,感深沧海水声低。


临流空作桃花想,愧杀仙源是武溪。

沙深老树欲全髡,湍急停云势若奔。


仅有堤存如瓠子,几曾花发号桃源。


天过淮海疑全别,水出昆仑已自浑。

趁春晴,步前汀未晚,舟小蹙波行。
抱树溪弯,眠沙石老,芳草随意青青。
乍惊起、闲鸥短梦,伴落日、三两棹歌声。

越水残肤旧已寻,徐山祠庙此相临。


循途未敢趋风谒,感昔难将涕雨禁。


父老遮边当日话,冤臣下圄片时心。

忠以冤馀愤,冤奇愤莫寻。


杀臣君不意,报国子同心。


血泪金牌湿,丹铭涅背深。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
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
缩首杞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
桃洞风烟惨不开,昔人可是避秦来。
萧条桑竹无鸡犬,荏苒岩扉但草莱。
江边渔父不重到,世上神仙莫浪猜。
野市栖民舍,河堤带县衙。
长年对流水,无处问桃花。
旧别三年久,新愁两鬓华。
策疲薄暮到桃城,又是南来一日程。
只见身寒知絮薄,忽然梦醒是驴鸣。
酒旗未易沾行色,夜月偏宜照此情。
廿载津亭唱棹过,依然烟柳夹长河。
花源尚记来时路,鸿影空怜旧日歌。
人代三朝看过隙,生涯万事付流波。
林晚带城阴,斜光里巷深。
过时思燕赏,感物废行吟。
暂出畦间蝶,将栖柳外禽。
避秦逃世若登仙,洞里人家别有天。
石鼎蒸霞全是药,桃花流水自成川。
厌闻晋代衣冠变,惊讶渔郎道路传。
浪说桃源县,偏饶潘令花。
有村皆吠犬,无处可栖鸦。
水浊谁知石,蓬孤幸植麻。
桃坡秋寂寂,何处觅桃花。
霜冷山逾峻,云深路转赊。
孤城馀毁堞,野戍隐寒笳。
连日惊涛势拍堤,晚来恬静喜无涯。
水声擘舵舟行疾,月影满床人睡迟。
双橹咿哑惊鹭宿,片帆摇曳逐风飞。
崇朝雨过见晴晖,土脉膏深笋蕨肥。
黄鼠倒悬瓜蔓走,乌鹑斜掠稻花飞。
几家村坞流如带,数处陂堤树作围。
儿童嬉戏向比邻,长见桃枝出郭人。
七十五翁方过岭,回头旧事总成尘。
江花含笑欲争春,江水笼烟柳色新。
商女停舟唱桃叶,东风愁煞渡江人。
知君原不是神仙,避地偶寻山水偏。
世去只闻秦用法,客来方识晋编年。
桑麻翳翳连平野,村落依依带暮烟。
已近桃源岸,晚来暑渐降。
乘流催鼓枻,入夜尚浮江。
习习风侵几,辉辉月瞰窗。
江湖放浪信全真,恸哭唐衢不可论。
一坞桃花又零落,晓风孤棹过齐门。
前来不得由捷径,今日才能据要津。
水趁晚潮势殊顺,岸陈秋绿迹相亲。
因知客路无多日,喜到家时恰小春。
桃花流水五云间,咫尺仙凡隔往还。
白鹤不来华表在,翠鸾飞去玉箫闲。
战尘满眼何时了,云驾无由得暂攀。
莫道神仙事渺茫,高人曾见海生桑。
无因驻马寻清景,极目西南世路长。
山中花木四时春,造物深藏太古醇。
若使渔郎知去路,再容多少避秦人。
满坞东风去路遥,野桃开处遍山椒。
林疑玉洞仙何在,花醉红颜酒未消。
飞雨乱浮春水渡,蒸霞偏染夕阳桥。
千古高风在,薰人姓字香。
齐驱神合券,相对日生光。
信义镌金石,彝伦刻肝肠。
断蔓荒烟气寂寥,渡头人去静兰桡。
多情一夜江南雨,犹涨秦淮数尺潮。
落日苍黄野色昏,乱鸦声急赴前村。
荒田退水鱼虾贱,秋稼登场鸟雀喧。
萍梗自伤天地窄,香烟徒见鬼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