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溪溪绿树间红花,道是桃源是若耶。
西近青山东近郭,白云低处是君家。
子夜歌残玉树尘,江南花月变金鳞。
孤帆直挂沧洲去,不吊乌衣巷里人。
娄江桥畔采芙蓉,俯仰金华旧鼎钟。
怪道主人常避客,应惭无泪哭神宗。
屋后云梢万个长,屋前风蔓一川芳。
有梅自索巡檐笑,无酒还酤踏雪香。
偶与三刘同下榻,却怀二宋对持觞。
飞花片片被苍苔,五柳毵毵处士栽。
半壁夕阳山雨歇,一庭芳草水禽来。
兰亭不是他家物,竹径元因我辈开。
作客三千里,为儒一亩宫。
蛛丝缫户上,鸟迹篆沙中。
解佩湘皋共,藏书邺架同。
樵采徒为禁,英威岂得从。
定知□路蚁,不畏水中龙。
青史高遗迹,黄垆掩旧封。
宁知陌上兽,何羡水中龙。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路入桃源客易迷,秋风驴背赴招携。
青山待我寒云外,白社寻君负郭西。
卜地依山三径曲,种梅垂屋万枝低。
久客寡相过,言寻王仲宣。
高朋文细论,稚子墨能研。
花气含残雨,亭阴散晓烟。
委巷驻高车,清溪夹幽宅。
细雨急逝年,凝灯照寒夕。
依同南树情,飞异西陵迹。
不为泥泞苦,时来一避喧。
清风生讲席,积雨暗郊原。
花院棋声静,苔阶屐齿繁。
菰城摩诘在,久不住岩阿。
白日携筇到,青山送客多。
林空一片月,涧落万重波。
凭吊悲风几白杨,熙宁逸老旧时庄。
碑横古道留残照,人记躬耕说侍郎。
有母克成偕隐志,无儿难问读书堂。
湖海论诗日,惟余最少年。
大名安石动,小友步舒怜。
竹里曾悬榻,花间屡泊船。
别君三载音尘断,每到思君愁浩涆。
买船闽海一归来,花事阑珊春过半。
征衫脱却访君家,闻道移家大井畔。
纷纷新法布寰中,期许高谈命世雄。
才略未能齐贾傅,勋名偏欲埒姬公。
早知元祐群贤起,悔不江东一令终。
陟级已梯空,登兹江畔楼。
取适那在高,聊足恣冥搜。
虚檐仰晴穹,疏槛临平畴。
良辰赴幽期,名园散清步。
黄菊未辞秋,霞鸿正横曙。
逍遥玩泉石,参差数药树。
门巷萧条野草花,驱车重访故侯家。
斯人勋业传青史,旧国河山隔暮霞。
蝴蝶花开罗绮恨,杜鹃声断夕阳斜。
中原二子分飞后,不见沧溟跋浪开。
阿大相逢初问讯,王郎落魄使心哀。
江山入蜀多奇气,风雨论交必隽才。
甲子穷时丧乱频,天教泽国着闲身。
无情花柳自春色,不觉山河多塞尘。
他日升平犹未老,此生流落且相亲。
十里云庄路,东风信杖藜。
好花连夜发,幽鸟傍人啼。
香宇禅心冷,山容醉眼迷。
久客寡相过,言寻王仲宣。
高朋文细论,稚子墨能研。
花气含残雨,亭阴散晓烟。
委巷驻高车,清溪夹幽宅。
细雨急逝年,凝灯照寒夕。
依同南树情,飞异西陵迹。
临流结屋植琅玕,中有高人咏考槃。
一曲秋烟青欲滴,满林春雨翠堪看。
山僧过乞归云杖,渔父来分钓月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