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披襟尤爱事南图,鹊起曾闻溢庆殊。


司马文心原锦绣,徐陵笔架是珊瑚。


诗裁仙径先红羽,月泛珠江满玉壶。

不厌拖鞋礼数疏,江干长得接高车。


经多乱世应探道,阅尽时人莫读书。


白发可堪频过雁,黄尘何事苦乘驴。

订交栎社最韶年,笔政新操卸教鞭。


未见早蒙诗宠赠,相逢尽脱礼拘牵。


酌君无酒求医地,伴我暂闲休沐天。

万卷藏书号墨庄,多才拔帜少年场。


羊车市上人如昼,麈尾花间唾亦香。


买醉百金风月夜,吟诗半世水云乡。

七月大野号天风,黄河浊浪高排空。


桃源县前系孤缆,楼船夜宿星雾中。


桃源县尹余邦彦,扁舟截浪来相见。

清晓乘骢此赋诗,风清穆穆更熙熙。


从游却愧相知晚,潇洒端推抱负奇。


凉浸晨烟聊荐酒,静看庭树小支颐。

不踏州尘三十年,为谁扶杖过山巅。


墓庐免服形还瘦,城市逢人礼未便。


叉手春风应得计,撒花亭子岂论钱。

初更催县鼓,倒履迓仙槎。


细雨销红烛,连床语白沙。

何处桃源路,当湖也自深。


东风吹画舫,春早一相寻。

细雨池亭晚,凭栏水镜宽。


西风传信息,一舸独冲寒。

碧玉斜连水半环,一亭刚占百花间。


投壶小醉三春景,解组新逢二老间。


白雨跳珠供酒盏,黑云堆墨拥湖山。

少拈诗笔少栽花,静养天根策最佳。


腔手恢恢闲贮月,童颜盎盎自生霞。


寻常世总谈斯道,千百年来得几家。

官冷偏赢一睡佳,浪移双脚到谁家。


木棉被拥三更后,宝鸭香消一线斜。


易透真源惟月夜,难描生意是春花。

乾坤何处不堪家,欲买当湖十里霞。


阴剥阳回看硕果,朝开暮落总浮花。


湖分震泽流还止,山到东吴小亦佳。

一环青带九溪斜,小小当湖景亦佳。


云影天光千万状,夕阳茅屋两三家。


桔槔尽日分来派,坛杏何年始放花。

僧传仙子酌流霞,颇识天厨酒味佳。


风翮忽罹尘世网,梦魂空绕榄山花。


还将双眼窥千古,却怪浮言乱百家。

源泉那似定山佳,学种平湖十里花。


天地何尝无雨露,春风原不择贫家。


诗篇到老贪明月,酒盏寻常酌晚霞。

奇书正正复斜斜,惊雁群飞逐晚霞。


老眼何时忘北斗,东风今夜到梅花。


舞低坛杏三更月,传及东吴几百家。

拈弄风情老更佳,恍然珍宝落贫家。


沉吟三百头蒙被,烂慢经旬烛吐花。


脱换苏黄凌鲍谢,绝除烟火总云霞。

寂静湖边水,何人此系舟。


欢声迎夜楫,惊散几眠鸥。

数载掩荆扉,重来似鹤归。


贫惊故吾甚,狂与世情违。


岁俭谁供秫,霜寒未授衣。

四海宾朋旧不疏,可怜踪迹断樵渔。


白蘋客到秋江雨,赤雁吾愁隔岁书。


湖上一尊停夕吹,山中十日把寒裾。

久别方思已到门,霜棱满面气清温。


春新酌酒催花节,月过张灯补上元。


非马谭奇堪洗耳,如莺度曲欲销魂。

名字同来讵偶然,心期细话夜灯前。


冲涛故我留还在,咽雪旁人不敢怜。


笑以相看仍哭世,醉非因酒为忧天。

客来雪鹊乱鸣檐,坐语移时肯自淹。


画学还应推米芾,饮宗只合事陶潜。


病防极热微添火,人快轻酣半卷帘。

落日携佳人,清尊共愁绪。


仰观群雁翔,肃肃云中羽。


天路多贵游,行子慕俦侣。

世情贱归田,乡里贵出门。


自匪旷远士,鲜不异寒温。


隆谊期止足,敦交在丘园。

自我还三径,稍枉裘羊踪。


颇谓淩冬桂,得侣岁寒松。


时来驱我去,始愿念莫从。

生平多宦旅,垂老未遑息。


亲友念将离,载酒劳行役。


良宴不待期,累日继以夕。

出还自笑迹非真,虚误平生未了因。


松偃双青长在眼,燕调新语解留人。


清香为致蒲樽酒,和气能回草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