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红袍旋风漾金泥,车前把酒长跪齐。
忽听琵琶相思曲,迎郎北来背面啼。
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
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
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
客行愁节换,况复是春归。
樯燕如相讯,汀花亦尽飞。
问程犹故国,千里更迟迟。
雨密风严冻转加,絮飞盐撒两无瑕。
千门有地皆凝粉,万树无春自放花。
晓日短詹垂玉箸,晚风平地起银沙。
野旷云初卷,山晴翠欲流。
残阳牛背笛,新月水边楼。
异土逢佳景,危途得胜游。
使节晨持出北门,迢迢古道入荒村。
日烘槁壤似霜色,风荡残沙成浪痕。
解渴仆夫求茗汁,疗饥野妇斸藜根。
沧海桑田几陆沉,两朝谁复问辽金。
铜驼泣雨浮云湿,石马西风宿草深。
城郭废多空夜柝,人烟去尽灭秋砧。
远持节使出花封,劝稼亲民总为公。
葵藿有心终向日,草茅无地不从风。
权衡富贵兮轻重,斗量徵输别异同。
琼海年来俗境迁,我侯历览独垂怜。
润沾香雨山花好,翠偃轻风径草鲜。
载道颂声闻駃舌,满怀吟兴耸诗肩。
一身漂泊一天涯,几度炎凉几岁华。
踪迹此时犹在路,梦魂无夜不还家。
影横清浅田田鹤,栖定黄昏树树鸦。
高风曾见几人称,纲纪先朝久已倾。
独有南还陈太史,文章节义两留名。
家藏三略已烟消,勋业谁当比汉朝。
遥忆仙人遗履处,几回翘首望圯桥。
缥缈疏林在隔山,数声鸡犬白云间。
潆洄一带寒溪浅,疑是秦人避此间。
云净天空朔气寒,举头何处是长安。
那堪几点孤臣泪,洒向枫林带血看。
灯下娇姬月下弦,风流曾泛太湖船。
于今回首神京处,肠断西风忆往年。
马上看山叠叠青,青山无地不膻腥。
谁堪满目苍凉处,俯仰兴思一涕零。
凛烈寒威战碧苍,萧萧原野尽荒凉。
秾桃嫩李纷零落,独看青松不避霜。
瘦马崎岖不肯前,天涯飘泊苦烽烟。
何时范蠡功成去,泛泛沧江一小船。
满望烟霞望欲迷,横天寒色正凄凄。
家家爆竹送残腊,处处村人归旧蹊。
独有英雄催上道,偏随新柳历前堤。
旅途一月病余身,何物玄工巧弄人。
只有真吾堪自觅,更将幻影与谁论。
无穷永夜迢迢梦,都在故园曲曲滨。
迢遥怅望岭南云,三度蒲觞两地分。
山色媚人行里见,蝉声噪午客边闻。
为因马足风尘苦,转忆家园荔子芬。
轮蹄周岁掷流光,人事况逢重感伤。
两度还家双泪眼,五年薄宦一湖湘。
萧然驲舍残更梦,都向溪头度岭长。
值此严寒候,板舆时自将。
星檐调夕膳,月砌促晨装。
问寝重绵薄,分甘野簌香。
捧檄情无限,慈闱六十强。
征途频日月,衰境怯风霜。
笋绕村篱下,乌啼驿舍傍。
尽日肩舆踏翠苔,瘦牛猴岽各崔嵬。
奇峰乱插愁天破,飞瀑奔流恐石开。
村酒不妨留客醉,高云难得出山来。
云霞出海最鲜明,其奈辞家万里程。
别绪顿随流水转,离怀时与故山盟。
重帏定省朝朝梦,两地怀思暮暮情。
逆流日日滞征桡,积雾沈阴入望遥。
不肯放晴天似吝,争先出峡水何骄。
萧条客路凭诗遣,料峭春寒仗酒消。
惊心到处起烽烟,游子辞家倍怆然。
过客异言多误杀,前途凶信易讹传。
关山路迥朝飞檄,鼓角声严夜泊船。
底事牢骚甚,频惊夜欲阑。
有家遭荡折,何处问平安。
却怪天边月,偏教客路看。
最喜今朝又是晴,管他时节近清明。
云无带雨风偏暖,地不傍山路较平。
香送草花催午气,春归林鸟唤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