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冠爵通津古,谷寒雀鼠空。
前山绝顶处,危塔矗云中。
岭南解组一帆孤,百粤山川入画图。
斫鲙盘堆沿路好,持螯兴发此间无。
吟诗路近滕王阁,看月舟停彭蠡湖。
有云依北近,无雁寄南还。
野阔孤烟直,村虚独树闲。
才名消岁月,穷达半关山。
策蹇寻名山,翘首望空翠。
峰峦势嵯峨,迢迢远难致。
迤逦缘溪行,逼仄常恐坠。
最爱林皋路几叉,贪看景色屡停车。
绕溪屋似鱼鳞细,截道桥如雁齿斜。
山远云根疏著树,秋深霜叶艳成花。
重寻归径紫峰西,回首禅关路已迷。
出岫云都随足起,衔山日正及肩低。
溪桥断处撑双塔,烟树丛中卧一犁。
出入丛篁林,山溪间村坞。
蒙蒙夕照中,人烟古原树。
白云扬微钟,樵径纷堪数。
马上过重阳,征途景易伤。
野云千里白,秋草一川黄。
作赋悲游子,登高望故乡。
下双溪接顶双溪,两岸秋风槲叶低。
莫道渔船无泊处,桃花三月认前堤。
长河水落古桑干,匹马来过日已残。
五里风沙新店近,一更霜柝暮天寒。
荒云似岫当头列,秃树疑人对面看。
路近五盐城,山云散晓晴。
野花如爱客,歌鸟欲通名。
鱼笱当梁设,春田带水耕。
目尽盘山树,天边雁数行。
客心愁岁暮,风雪过渔阳。
一夜翻盆雨,千山瀑布声。
长风吹汉水,落日下褒城。
北栈初传箭,西州已罢兵。
虞山犹在眼,西风吹鹢首。
秋光正澄澹,偷闲未可负。
遥村与近墅,画意满林薮。
老大不归去,浮生能几何。
可怜新白发,犹过古黄河。
官路明烟堠,人家卧碧莎。
百丈插水岩,壁上迸飞瀑。
我舟行瀑下,琤琤鸣碎玉。
槎丫大滩来,篙师气先肃。
喔喔鸡声旅梦残,平心自觉世途宽。
万重山向云中立,半夜潮曾海上看。
还读从教商旧学,娱亲端不羡高官。
坂经九折敢驰驱,险阻亲尝我马瘏。
未靖烽烟多战垒,谁谙韬略论阴符。
驭夫诡谲刀藏腹,石径嵚崎剑割途。
动即就幽迹,罕辞山路遥。
人寻芳草渡,烟断夕阳桥。
入谷花相迓,隔林僧见招。
高云无急雨,飞洒如丝轻。
幽人动羁思,冒雨登归程。
风来晓烟乱,云破春山明。
天风吹落日,秋色上遥岑。
倦客未投馆,栖鸦已满林。
妻孥非远别,岁月易惊心。
简书奔走日冲冲,偶此郊行兴易浓。
雨意酝成春野意,云容点就晓山容。
茧丝贮色桑条上,饼饵吹香麦陇中。
脚踏京尘动数旬,归途又复见书云。
群阴已放阳来复,看取新年别有春。
一点天根动处微,已令万物受春熙。
欲知消长从来意,便是人心善恶机。
宦尘役役走长涂,岁晚离家只自吁。
风入破舆寒彻骨,雪穿疏幌乱沾须。
横陈瑞色今如许,定拟丰年可大书。
官身惊昨梦,山店是回程。
郡事关新旧,人心属送迎。
尘衫才幸脱,野服要须成。
日月悬太空,星辰列次舍。
名山奠坤轴,川流亘长夜。
丈夫生其间,独往安可谢。
处处残骸拄,腥风拂面过。
天心宁好杀,人事或干和。
一骑飞摇鞚,中宵唤渡河。
惨淡孤城闭,群凶正合攻。
日沉兵气外,风起战声中。
旷野无人觉,荒榛有路通。
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