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落日古郯城,一望秃碑苍黑。
怪底蜗黄虿紫,更苔痕斜织。


我来悼古对西风,歇马小亭侧。

未了青才到,相看破客颜。


孤城郯子国,斜日马陵山。


柿叶遮残堠,荞花拥断关。

老年兄弟久离居,物外衰慵近不如。


马齿渐加牙齿落,道情偏密世情疏。


胸中只有难成事,袖里长怀未报书。

琅玕森列碧窗虚,万事人间已破除。


爻画洞观成像后,吉凶看到未形初。


静中生意兼抽笋,闲处天机见跃鱼。

郯城胜迹几龙门,此水聊堪一试竿。


钩饵颇嫌沂沐泄,钓丝闲引月星寒。


苔矶坐暖湍仍急,铁笛声沉夜已阑。

人间时节傍清明,晓枕惊回布谷声。


百亩会看烟雨足,一犁穿破垄云平。


芸苗毙带逡巡酒,尝稻匙翻骨董羹。

巍巍孤冢出郯东,孝妇千年有此封。


官府每因谗口误,皇天终是血城通。


寒烟几换清明节,老树空摇花信风。

古城城古旧谁居,郯子千秋此故墟。


闪闪夕阳衔远树,萧萧故垒带平芜。


寻芳酒倦和云睡,吊古诗成摘叶书。

边村旧筑一台牢,骋望堪来月几遭。


苍耳径回祠庙古,鹁鸠声引白云高。


晴峰点点纡屏画,旷野微微涌翠涛。

兴来何处杖鸠藤,春思飘飘傍马陵。


苍羽夹归青嶂合,沐沂飞绕碧波腾。


莺花竞逐风烟醉,蜃气遥连海市凝。

两株黄间一株青,任氏三槐又此庭。


雷雨几番添秀气,丝桐聊尔写心经。


浓阴匝地蝉声细,翠色浮烟鹤梦醒。

郯子遗封旧,临淮去鲁迟。


云将山起伏,烟带草迷离。


地僻民风古,差多驿路疲。

烟壁风棂几岁华,瓮浆温酌当供茶。


蔓根作菜甜如芋,粟饭登盆细杂沙。


病妪暖煨芦席炕,小娃夜纺木绵车。

稃屑为饘不满瓯,焚茅烘暖敝绵裘。


老翁自说因何瘦,连岁田禾不得收。

问官古地鲁东旁,络绎轮蹄苦此乡。
程促只因王事急,役疲总为驿途长。
惟凭甘树垂阴茂,免使他乡笑鸟黄。
马蹄北去几间关,落木萧萧雪点斑。
一望平芜寒色里,数家茅屋夕阳间。
忽闻野鸟呼群语,又见寒云傍岫还。
鞭梢指点问前程,狐帽狼裘踏雪行。
霜月欲沉风力劲,断鸿声里过郯城。
春秋郯子国,瓦砾尚孤城。
吏事昏鸦集,人烟返照横。
乱流豗地脉,遗戍护农耕。
车轮喧轣辘,驱马过荒城。
野阔树无影,风寒沙有声。
健儿行带剑,牧竖坐谈兵。
病骨衰气血,瘦硬柴一把。
晨征霜露寒,两脚痛如剐。
局蹐一舆中,羡杀蓬门寡。
村落无树木,鸟兽无羽毛。
江淮数百里,弥望皆黄茅。
山行入郯城,始复见柯条。
江淮日雨雪,入山天始晴。
弥然千里白,照日增光明。
天无片云黑,野无寸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