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名园开洛社,月下记同游。


五马鸥相狎,双凫鹢并流。


池平波影动,星聚夜光浮。

门掩荒塘一径阴,公馀燕坐似云林。


庭无俗客俱同调,酒有贤人合并斟。


业在千秋看授简,神交异地到携琴。

青青城畔柳条新,折向河桥赠远人。


行部霜飞三辅肃,归朝花发五陵春。


亦知枌社情偏系,可奈桑林念转频。

砧杵秋将半,新情夜色良。


举杯同问月,今夕各他乡。


客里萍踪合,尊中桂子香。

婉娈峰头片玉明,馀光千古落东城。


才名泮水夸年少,宦业云衢属老成。


五色共知经眼误,一尊还许对花倾。

小石桥西旧草堂,故人停驾速壶觞。


相从未觉当时乐,已别方知此会良。


泼眼生红榴万点,染衣浓绿柳千行。

杏苑留题一字行,玉堂收卷亦联名。


流云逝水惊浮世,尘榻虚窗又短檠。


诗律看于前日细,宦情尤觉暮年轻。

新雨长安不动尘,联翩驿骑向江云。


更生旧业留天禄,桓典清风肃惠文。


镜里秋毫知历历,壁间幽蠹漫纷纷。

欲扫黄英赠碧云,其如江上赋离群。


明年好赴登高会,莫遣看花最忆君。

帝里月初上,秋风人乍行。


一尊复今夕,中夜话平生。


欲杀还时事,偏怜自我情。

我从京华来,溽暑不可迩。
蓝缕一征衣,邂逅四君子。
臭味同芝兰,乡井连桑梓。
宾主相从久,情亲更受知。
追随船泊处,饯送酒醒时。
落照关思忆,垂杨管别离。
新丰市上少年场,握别垆头忆故乡。
莫谓李生贫彻骨,赠君惟有剑如霜。
共向孤城别,愁为永夜吟。
一竿沧海去,千里白鸥心。
短发秋同老,清樽月共斟。
宦游踪迹一浮萍,末路从公盖已倾。
方喜溪山来入社,忽惊弦管作离声。
河梁恋恋看云别,剡棹看看载雪行。
归来十暑又三霜,衰病那知谒帝傍。
采菊初期老陶令,种桃应是笑刘郎。
不辞白首登鳌禁,正欲青衫及雁行。
南士如君几,妙处方寸境。
撑肠五千卷,落笔擅三影。
喜谈狂朱云,耻作谀谷永。
去冬初去国,逆旅等顺境。
祸机众危之,沙蜮伺人影。
拂衣肯同归,荒驿灯夜永。
薄暮交城共驻骖,翠壶红烛动春酣。
明朝又向青山别,君指河东我冀南。
青青杨柳丝丝雨,他乡又逢寒食。
几度刘郎,当年曼倩,迢递水村烟驿。
寻踪访迹。
五月西湖载酒游,芰荷香里雨初收。
黄蜂飞近花边坐,白鸟来依柳下舟。
佩服尽从唐制度,笑谈不减晋风流。
片玉山中结草堂,门前流水似沧浪。
竹阴覆几琴书润,花气薰窗笔砚香。
四海诗名唐李杜,一时文采汉班扬。
栎翁平生丘壑徒,笔力妙与元造俱。
延陵公子远相访,为写酌别西楼图。
近山嵯峨石磊磈,远水荡漾烟模糊。
短箔疏帘风雨深,一壶浊酒夜谈心。
青山何处寻同调,白发此时逢赏音。
徐稚到门应下榻,管宁锄地独挥金。
太学诸生出许昌,抱关夫子特相将。
轻衣短帽秋风里,瘦马羸童古柳傍。
黄叶翻翻惨离思,浊醪沃沃浇愁肠。
逸思闲云外,清尊皓月中。
回看十载别,老作一渔翁。
梧影澹寒水,桂香浮远风。
高堂见图画,令我思故乡。
故乡杳无际,抚景幽思长。
高峰峨峨插云起,烟水茫茫几千里。
金陵佳气郁葱葱,太守堂前乐事浓。
紫阁黄扉春色好,白鱼青笋晓盘充。
孔庭诗礼今重对,武邑弦歌即此风。
长安陌上走红尘,杨子江头问去津。
满目莺花春欲尽,孤篷灯火夜常分。
堪怜萍梗真无定,唯爱芝兰久不闻。
傍檐开晚酌,移席憩幽轩。
三月送归客,一尊怀故园。
日低松竹乱,鸟下薜萝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