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荏苒风光换袷衣,野田又是长葑菲。


残秋心绪无人识,坐对莓墙冷夕晖。

七夕诗成少和章,中秋相约暨重阳。


于今黄菊西风瘦,赢得灵前泪满觞。

曾盼秋来腰脚轻,君山青抱暨阳城。


登临竟作他生约,又恐相逢记不清。

世事茫茫成憯嗟,登高何处望天涯。


夜台回雁无消息,扁豆犹开屋角花。

树拟兰成赋,家承子敬毡。


每怀先正略,得似古人贤。


兴到有高咏,秋来复几篇。

去年重九日,城北独登高。


揽物伤时变,殷忧付浊醪。


几人戈作枕,群盗猬生毛。

秋风木落响前林,独有高人上古岑。

萧疏落叶满亭皋,万里西风秋正豪。


得遇名山宜纵酒,为编诗历一题糕。


怀人今夜肠应直,垂老蛮天鬓独搔!


尚忆去年别家日,萸残菊瘦怯登高。

征鸿万里下晴皋,独客吟秋兴自豪。


乱世自甘薇蕨菜,重阳辜负菊花糕!


贫犹傲世眼翻白,老不饶人发自搔。

天涯迁客逢重九,转瞬韶光又一年。


永夕兰釭挑欲尽,几时藜榻坐将穿!


潜藏生气敛群蛰,故作秋声假一蝉。

山衙未见菊花开,有酒羞衔九日杯。


望泽不知千万户,最难风雨满城来。

官司火急正催租,我是催租败兴夫。

劳生底事为人忙,见说游山愿未偿。

胜游随处起风骚,风浴天怀属我曹。

盘马秋郊向石门,插萸韵事不堪论。

引玉抛砖索和歌,今朝洗耳听吟哦。

杖策师门点也狂,随人觅句坐禅堂。


笑渠未识诗中味,就使闻樨不觉香。

秋士悲秋感慨增,吟秋好句笔能胜!


城东雁塔题名处,留待明秋拾级登。

天际云阴日色微,一鞭秋影逐尘飞。


村风野色都收拾,也算登高应景归。

佳章雒诵屡回环,最有文缘是此山。


卷石不知如许大,一经题品别灵顽。

旱苗得雨喜滋培,无奈车薪只一杯。


凭仗新诗通夜奏,空潭唤醒睡龙来。

江湖浪走嗟碌碌,往往佳时忘记录。


今朝峡里作重阳,节物虽同感殊俗。


终日悬忧湍濑间,何人为唱黄花曲。

联骑同来倒载还,胜游那复羡龙山。


空馀把酒题诗地,忍对篱边菊蕊斑。

秋容野色拥帘旌,森木中间结小亭。


斫尽枯荷露清浅,夜深来看一池星。

经时不到严家馆,千树槟榔一径深。


莫把小亭频展拓,恐妨幽步绿苔侵。

佳节多离恨,难逢笑口开。
使君携客上层台。
不用篱边凝望、白衣来。

累岁严亭会众宾,今年九日未全贫。


樽中有酒须招客,篱外无花免笑人。


竹杖芒鞋行自惯,风轩水阁坐来频。

十年重九老天涯,异域空惊节物佳。


杨柳枝头无落叶,芙蓉池面有残花。


篱边菊好延陶令,坐上诗成戏孟嘉。

百岁光阴日半斜,因缘已透更何嗟。


饱参禅窟传心印,一见桃溪悟落花。


了得顿门方自在,修持径路断无差。

竟日延荒寺,秋声不可歌。


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


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