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为人性僻僻于山。
梦里游山。
病里思山。

传闻海上有仙山。
道是蓬山。
难到蓬山。

二十馀年别帝京,可能朝市污高情。


秋光何处堪消日,漫绕东篱嗅落英。

事去人亡迹自留,白云犹似汉时秋。


如今暂寄尊前笑,明日黄花蝶也愁。

独坐东篱叹无酒,种秫西畴谩盈亩。


菊花丛畔来白衣,桑落杯中付馋口。


汝南风俗有故事,龙山宴集多佳友。

种德尤胜窦十郎,灵椿未老桂先芳。


一门此去无疑大,五福他年未易量。


凤穴生雏梧正碧,龙山开宴菊初黄。

雨入寒潮愁思悄。
客里重阳早。
消息误黄花,采采江篱,终不盈襟抱。

青女司霜,无风无雨过重九。
无人送酒。
看月呼田叟。

风紧天高,兴来欲射云间雁。
平芜楚甸。
漠漠清霜染。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
淹浸倒东篱。

黄花白发淡相辉,况是登临近夕晖。


断霭征鸿天共远,落霞孤鹜晚齐飞。


江空云影流无尽,日暮秋光老欲归。

牛山远在乱云中,暮霭荒烟寄断鸿。


陶令归来官况懒,孟嘉去后酒杯空。


羞将白发欹乌帽,笑看青松老翠峰。

翠微影冷玉峰秋,与客携壶话昔游。


三径菊花香未老,一江烟浪水长流。


行登高阁鸿初到,过了重阳蝶也愁。

痴蝶狂蜂未用疑,从来根性懒趋时。


情知不少争先辈,故遣迟开殿后枝。


斜日园林方冷淡,西风天地特清奇。

新活计笔床茶灶。
旧行窝禅榻书巢。
愁来悔不一肩挑。

跳出风花套。
领了烟波教。
名枉劳。

这魂灵多因儿女消。
这心思要把君亲报。
这面庞看来时也是个神仙照。

蓦地月残风晓。
替写个词人照。
浑不是画云台容貌。

醉呵醇醪浊醪。
吟呵长谣短谣。
也输他士衡入洛夸英妙。

向天涯打个残包。
踪迹混渔樵。
脱红衣免得画图描。

想当初结客五陵豪。
走马千山道。
曾过那唐陵汉寝,蜀垒秦濠。

泉明酒,禹锡糕。
秋到重阳秋又老。
雨和风,正厮闹。

麒麟阁要推翻,鹦鹉洲拚踢到。
元龙楼上置身高。


问英雄可也少少。

今日个山隐隐水迢迢。
细瞧细瞧。
者秋光为谁好。

蓑笠休抛。
悔长安两番西笑。
趁秋深买个轻舠。

何人同赋仲宣楼,烂漫黄花引客愁。


一片秋光随越舫,万家寒色到吴钩。


波涛震泽神龙过,日月天都彩凤游。

乔木吴阊带浅莎,子云亭下即烟波。


那知九日黄花艳,重听千秋白雪歌。


霜色乍侵罗袂冷,月光偏向玳筵多。

古树寒花夹细莎,玳筵银烛照清歌。


城临大陆飞霜蚤,舟放中流得月多。


鼓瑟似逢湘女下,抽毫如睹洛神过。

缥缈沧波浸绿苔,仙槎摇曳见蓬莱。


登高不为重阳住,送远仍携片月来。


夹岸旌旗萦舸舰,飞空铙吹动楼台。

秋风作霜枫叶丹,扁舟未发龙山湾。


山头窣堵半天出,十年笑我几往还。


今年结束值重九,爱此山水照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