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窦生青云姿,少小即横骛。


四顾寡所谐,冥适托玄素。


秋风满淮南,归咏丛桂赋。

悠悠非远道,冉冉秋已晏。


素霜夕转穷,檐虚众星烂。


欢爱既暌违,山川复悠缅。

夕寒风自起,朗月一何速。


鉴此将归人,对此篱下菊。


采菊泛新觞,停车尽馀漉。

奇字无堪问,何当载酒来。


池光摇拂麈,柳色映传杯。


渭北人怀李,吴门客姓梅。

案牍元多暇,知交亦自稀。


径深芳草没,门静落花飞。


胜赏春将尽,行游愿屡违。

十月小春天气好,尧蓂五叶初开。
长庚曾记梦中来。
襟灵元洒落,风骨不尘埃。

君才英妙如终童,豪气傲兀山之东。


观光曾共游京国,重来风雨非旧宅。


休言煮字不疗饥,煮愁那得愁熟时。

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
岁时供放逐,身世付空虚。
胫弱秋添絮,头风晓废梳。
感君赠我多,我怀君不少。
春深开玉兰,入夏繁红蓼。
疏雨杜鹃愁,稀星海棠晓。
君家鸿藻擅清词,群从谁教和竹枝。
风悄疏棂寒促膝,霜残红叶夜弹棋。
却疑灵运池塘梦,还似高唐暮雨时。
江上秋光更可怜,棹歌如坐镜中天。
预知百尺楼头客,拟扫幽窗纵醉眠。
一篙一棹芰荷舟,望著仙人西海头。
松影满船芦苇乱,为君先醉野云秋。
桐叶尽秋风,烦蝉咽暮钟。
不堪经岁别,山馆落芙蓉。
露冷歌声苦,烟笼雨气重。
与君俱失意,一别隔清秋。
落日竹窗下,怀人天际头。
焚香犹觉懒,操笔已含愁。
欲伴秦人隐,桃源何处寻。
俯惭鱼在藻,仰羡雀投林。
未有丝生鬓,宁无血染襟。
老怀原寂寞,非子竟谁倾。
去矣无多日,缅然相与情。
云山留共往,风雪渺孤征。
秋尽始相见,宵残即语离。
将归悲宋玉,不饮愧袁丝。
送远意未惬,思家兴颇随。
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
云色卷舒前后岭,药苗新旧两三畦。
偶逢野果将呼子,屡折荆钗亦为妻。
一自梁园失意回,无人知有掞天才。
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
先生出处任乾坤,四十不登金马门。
长者已称如石建,孤臣终惜弃虞翻。
天寒柏树无乾泪,月落梅花有返魂。
万年钟簴奠山河,抗辔螳螂敢奈何。
干羽莫言虞室远,腹心羸见野逵多。
暂分虎帐飞符竹,即跨龙江渡使舸。
吾宗自昔有升沉,况复姬嬴远至今。
世讶孙枝发枯蘖,人推祖德返遗金。
螭头未必云萦佩,谷口何嫌雪满簪?
自恨衰年多病苦,药囊时乞细探寻。
沧江梅子雨丝丝,谷口书来念远期。
爱道不官耕隐去,但悲风木起哀思。
绝塞逢人日,随行过柏台。
可怜围毳帐,犹自说蓬莱。
生菜盘中得,冰花胜里开。
买赋金钱出后宫,长卿文采冠诸公。
梁园末至时名大,蜀道前驱使节雄。
已托焦桐传密意,更因残札寄遗忠。
赣水出而激,交流虎城背。
崎岖三百里,方脱滩石碍。
滔滔遂北之,远与西江会。
我友西溪上老耽,□书未省华颠。
春工酝酿一家天。
花栏红日染,柳岸绿风牵。
节义双全作宋人,生惭无路报成均。
遗碑俨有忠贞气,三百年来护鬼神。
目觐黄舆海上沈,心如百炼更坚金。
万分不展经纶志,终把纲常尽力任。
草茅徇国效殷勤,晚节犹能不负君。
千载首阳山下土,腥膻何得到清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