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雾雨初晴万竹低,莺声仿佛度前溪。


忽然飞去无人见,却在绿杨深处啼。

宣华西上是敖城,江水弓弯复镜平。


五月行人西岭下,满山青树只闻莺。

山前急雨促春耕,废我徜徉小圃行。


今日定知晴有意,咤然林际一声莺。

晴波淡淡树冥冥,乱掷金梭万缕青。


应怪园林风景别,数声娅姹不堪听。

茂树无风晓自凉,数声黄鸟啭圆吭。


老身曳屣穿林去,一片荷香是小塘。

拓落闲身著涧边,地偏犹幸可回旋。


青桐已长阴敷嫩,黄鸟初飞语转圆。

一抹晴烟淡又浓。
曙鸦飞散尽、树头红。
林莺催请晓匆匆。

莺语皆闻惯,呢喃众不疑。


自怜凤皇舌,莫乞市人知。


出谷难为嘿,高飞却独还。

深山五六月,犹自有莺簧。


只满幽人听,何如入建章。

恰恰啼莺马上听,凝云欲雨晓寒轻。


满郊碧草皆春色,只欠山光与水声。

幽谷物候迟,黄鸟未弄音。


坐久听逾寂,众木澄清阴。


辜此芳菲日,何能慰吾心。

绿阴到处有黄鹂,僧院山深客听迟。


独恨春风轻易老,听时不及在花时。

百啭声逾滑,群飞羽未干。
上林新绿满,容易一枝安。
细雨催春暮,流莺尽日啼。
湿枝愁并坐,似亦厌卑栖。
解鞍萧寺憩清幽,睡里忽闻黄栗留。
惊破梦魂何可恨,得知身在浙江头。
春来羁思不堪论,日日瞻星谒禁垣。
昨夜归来津口听,娇莺啼断内城园。
长安雨霁东风急,满目春光逾六十。
鸳鸯睡暖燕初来,金衣公子正愁湿。
苑墙雾薄花欲然,一声啼出墙东偏。
栖止垂杨最上枝,绿丝深罩郁金衣。
也知行客留心听,弄尽新声始肯飞。
一个冬青树,莺声日日来。
屋西偏娅姹,应是绿云堆。
东村水车声未已,西村阿童唤牛起。
麦晴欲稳天更寒,雾雨萧萧熟梅子。
读书窗下少人知,绿阴幽草胜花时。
绿阴疏雨澹朝霞,紫禁啼莺竞物华。
声度箫韶偏宛转,地临霄汉绝喧哗。
才穿琐闼千条柳,又隔薇垣万树花。
帝城春早觉春和,朝罢莺声送佩珂。
文羽不随天仗散,调音偏傍上林多。
娇连茝石花前听,响杂云韶柳外过。
忆得东风泛蕙兰,晓窗红树听绵蛮。
如何却到深秋节,尽日犹啼修竹间。
度柳穿花故故迟,黄金新刷羽毛奇。
惊回午梦花梢日,啼破春愁柳絮时。
老去上林空好语,向来幽谷有谁知。
芳草池塘晚,垂杨院宇清。
梦回初恨蝶,春去懒闻莺。
翠幄何须恋,金丸恐见惊。
忽尔闻莺语,语巧真如簧。
呼童逐之去,不使鸣我傍。
语巧是非乱,语拙道吾常。
鶗鴂一声春已晓。
胡蝶双飞,暖日明花草。
花底笙歌犹未了。
紫禁丛林合,黄鹂深处鸣。
绵蛮随丽景,睍睆媚新睛。
恰恰迁乔意,关关求友情。
玉署忽闻莺,关关自有情。
往来难辨处,断续若频惊。
乍弄羌儿笛,新调秦女筝。
水尽铜龙残月皎,花雾蒙蒙碧天晓。
宫莺梦破一声钟,无限清音听不了。
绵蛮初起上林东,须臾又度长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