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学诗必学杜,万口同一噪。
连城有真璧,未可珷玞冒。


呜呼浣花翁,在唐本别调。

回首嬉游似断篷,可堪相见各成翁。


童心掷向红尘外,壮志销归白业中。


短榻夜禅陪病鹤,闲阶春望送孤鸿。

今年酒不对荣夫,来岁东渊对我无。


人结静缘依岭屋,日浮春色上桃符。


哀鸿叫月今何向,野鹤穿云不受呼。

邮签初下云阳驿,国士有怀陈少阳。


人世自应馀感慨,东风元不管兴亡。


谁无一死宁须晚,事到千年更有光。

竹间三径午凉新,四月烟光似上春。
倚槛青山全入座,隔林黄鸟故窥人。
花香零落随歌管,酒态蹁跹傍舞茵。
美人乘天风,手吹玉参差。
我有龙门桐,缀之冰蚕丝。
空中一偈答,闻者为忘机。
不见带索生,行吟扣哀竹。
为君慎燕息,顾兔方在腹。
履卑惧名高,居群忌行独。
不见歌钟家,白日卧金谷。
明有不见睫,智有不卫足。
学静三十年,晚始悟无欲。
老马宁为驹,即且或甘带。
名迹吾不嫌,全生聊远害。
流光如急水,一去难复再。
归来坐虚室,始觉身安泰。
神疲穆满驭,足茧神始载。
终然方寸心,扰扰躯壳外。
我登海山巅,群丘眇如芥。
客来谈九州,更诘谁小大。
碧玉山中白玉溪,武陵村落午时鸡。
南楼一觉春宵雨,夹路桃花送马蹄。
世德钟良士,爽气横清秋。
公才辅经术,文价伏时流。
近从计廷召,斩为梁苑游。
散发披襟颇自由,野麋见客忽惊投。
新诗生怕将愁至,博学何妨与艺游。
未说天边金弹子,试寻城外土馒头。
寒意连朝进,祥霙万里通。
洁身原有道,润物又成功。
馀霭犹吞日,狂飙漫走空。
邯郸尘梦觉,归卧读书林。
投老菊三径,忧时雪一簪。
鱼安知我乐,鸥自识翁心。
吾善养吾存,衡茅道更尊。
书声响三世,诗派禅诸孙。
今古自秦晋,山林有绮园。
东湖地百弓,左柳右芙蓉。
老屋三间月,童颜七十翁。
晓凉快吟屦,晚霁醉渔篷。
诗成欢未尽,月下客重来。
清影共千里,寒香更一杯。
龙山秋寂寞,牛渚夜徘徊。
诸公凋谢尽,此老鲁灵光。
笔砚生涯旧,诗书福泽长。
春园名独乐,秋圃赋寒香。
为约禅林兴便倾,况逢地主共题名。
笙歌入院还穿竹,野服披云更拉僧。
山阁松风飘远磬,石床花影暗残经。
望望遥峰紫翠深,轻车乘兴此登临。
山空佛屋烟常锁,地阒禅房藓日侵。
度壑不妨珠履迹,出岑宁是白云心。
朔风扬垢氛,浮翳蒙丹极。
凤凰九霄游,鸡鹜群争食。
涛怀杞国忧,孰振回天力。
粤从动静极互根,裂为二气分五行。
未有二气先有理,理与气合人物生。
人惟禀得天地气,故为耳目形口鼻。
烟云没冈陵,惊闻北雁声。
风寒姜被暖,棹急郭舟轻。
相送日还日,分携情系情。
逐客经年滞楚乡,萧条两鬓已秋霜。
逢人唯奏《思归引》,易水燕山总断肠。
淡宕试镫风,历乱催花鼓。
盼春春已来,淑气盎亭午。
南荣坐故人,清襟散蘅杜。
寒烟开别墅,落日坐疏楹。
饮少客亦醉,树多秋有声。
琴尊王冕宅,画史子云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