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芸香署里从容步,阳羡山中啸傲情。


竿底紫鳞输钓伴,花边白犬吠流莺。


长潭五月含冰气,孤桧中宵学雨声。

偶来天目卧,修竹自成居。


飞瀑面衡宇,青山手道书。


花间谢车骑,镜里出樵渔。

世路已知晚,山花长见春。


曾为独醒者,归学耦耕人。


小妇能蚕事,诸孙理钓纶。

云物苍然滃不开,中原真欲压徂徕。


龙鳞日耸天朝干,乌尾霜讹御史台。


半岭只闻鸾凤啸,百年谁辨栋梁材。

偃盖垂髯一万株,郁葱佳气冠江湖。


长依汉地三天竺,不数秦时五大夫。


永夜涛声遥自合,高秋岭色未全孤。

中丞积金倾五侯,有孙了不挂双眸。


手携束书废箸出,日与西京数子游。


自言生命无贵格,半幅青衫消不得。

帝女勺银汉,泻之岷峨间。


恍如一匹练,飞界万仞颠。


喧奔虬龙啸,错落琼珠圆。

犊外收春雨,松间候夕舂。


比邻过流水,燕坐数诸峰。


白帢野人狎,篮舆刺史逢。

菰城秋欲老,儿女亦欣然。


罢社金香酒,迎寒雪色绵。


登场鸟雀下,出市鱼虾鲜。

万里谪官来海峤,眼中衲子见绝少。


方袍圆顶动成群,与俗不同只其表。


琮师乃是雷阳人,遍历丛林参学饱。

官闲仍暇日,乘兴共寻芳。


久雨山蹊润,新晴花气香。


春偏藏古寺,水渐满闲塘。

幽人读书黄浦上,萧条茅屋倚溪傍。


霜沾木叶深深赤,潮杂溪流混混黄。


旁舍杯盘多芋栗,秋园门巷亦馨香。

墟里人家烟雾深,背冈茅屋自阴阴。


不愁逸竹妨嘉谷,自爱繁枝集众禽。


田父耰锄时得借,渔人舟楫莫相寻。

七人四百九十岁,吴家堂上看花灯。


皓首庞眉方满坐,金杯玉碗出清冰。


三寸黄柑浑似蜜,百壶春酒况如渑。

一径入千岑,幽人许重寻。


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


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阴。

怜君旧隐此林间,一去神京未得还。


独客重来多白发,故人不见只青山。


岸前古树曾维艇,雪后高斋几扣关。

日长侍立南薰殿,圣主从容正开卷。


内臣如鹄拥图书,诏许近前曾一见。


玉躞金题照眼新,三王二李迹未陈。

棋局茅亭幽涧滨,竹寒江静远无人。


村梅尚敛风前笑,沙草初偷雪后春。


鹏鴳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卜宅溪南远市喧,一经教子守田园。


邵平未老瓜先熟,靖节能闲菊自存。


无白丁来多酿酒,放青山入别开门。

杜老曾题品,依稀旧隐居。


颇知书有味,肯教子为儒。


筑屋先通燕,开池剩养鱼。

经时少暇出郊游,野旷山遥易见秋。


祗怪朝来多爽气,似缘我辈是清流。


荒台古井平芜湿,斜日西风乱叶愁。

青袍朝士困京华,此老萧闲竹满家。


山压穷愁诗强项,海枯渴肺酒槎牙。


商岩未采芝如草,彭泽将归菊有花。

漾漾清波浮紫鳞,一筇闲倚树边身。


我疑濠上漆园老,谁识江头渔丈人。


细草留连还可藉,野鸥来往自相亲。

酿法传将道士家,春醪一味采松花。


常时野坐开新瓮,几度山行载后车。


忤客有谁焚醉日,学仙何处饮流霞。

泱泱寒流底处寻,但传幽响出空林。


石根云窦元多罅,松籁风簧共一音。


醉梦䀨醒春枕熟,诗怀清彻夜窗深。

东皋南亩雨新晴,杏花欲开菖叶生。


田妇蒸藜来午饷,邻翁荷锸趁春耕。


乌犍引犊村村出,布谷催人处处鸣。

山田多白石,阳陂足丰草。


瘦地费牛力,饭之当宿饱。


近午牛背热,出耕须及早。

闻道荆村僻,幽居趣自成。


桑中豚阱晚,芹外燕泥晴。


苔石留僧坐,山尊迟客倾。

到处有茅堪盖屋,谁家迁槿不成篱。


秋潭何事经营晚,应是无人会买诗。

水南雉市万尘趋,水北还容陋巷居。


三尺素桐陶靖节,百篇华赋马相如。


心抛世俗争为事,手录时贤未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