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意今年不惜凉,雨声秋后恣淋浪。


单衣巳觉生絺薄,细字初便短烛光。


画饼功名孤塞路,守株身世老江乡。

寄语堂前万玉枝,未须开尽等人归。


行云佩杂衣从湿,溅水裙轻步自微。


关塞垂杨横槊赋,禁津芳草掞毫挥。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

遥夜宿东林,虫声阶草深。


高风初落叶,多雨未归心。


家国身犹负,星霜鬓已侵。

东西无定客,风雨未休时。


悯默此中别,飘零何处期。


青山违旧隐,白发入新诗。

不是伤秋非病酒。
憔悴似、风前杨柳。
颊晕红愁,眉颦绿惨,泪湿双罗袖。

正晚寒轻,单衣润,幽幌初添明烛。
潇潇帘外雨,甚繁红都洗,未收梅溽。
水驿烟昏,僧廊月暗,愁诵虞兮遗曲。

轻雨绿如烟。
满地苔钱。
唤人鹦鹉不胜寒。

江南故事,杏子花时春雨。
怎绿萼犹开,点点沁至融酥。
细拨垆灰,嫩寒消得何郎赋。

洗妆僛舞傍清尊。
霏雨澹黄昏。
殷勤与花为地,烧烛助微温。

黄菊花开尚未齐,晨看偏爱露犹栖。


乍晴难得重阳节,久雨俄成十日泥。


往事忽惊风过耳,旧词空寄水平脐。

寂寂孤灯照一龛,壮年心事老年谙。


能吟快写犹无用,逐利争名更不堪。


衣服且将荷叶补,帽穿犹把菊花簪。

风雨秋深又满城,西畴端复望西成。


鉴湖自合归狂客,饭颗谁能问瘦生。


白发萧骚浑易感,黄花冷落尚多情。

幽花寂寂媚苍苔,凉雨萧疏秋更哀。


江水何心流梦远,岳云无意拨愁开。


故人天际飞鸿疾,消息南中迟雁来。

幽花卧雨滋溅泪,秀色可人羞冶容。


却笑楚人非博物,不知木末有芙蓉。

青青九锁山,步步听潺湲。


雨重精神倦,云深意绪闲。


禽声依石树,泉溜出岩关。

马蹄终日走尘容,世事都归感叹中。


谁学魏公归邺下,独教王子隐墙东。


十年征路徒悲梗,五亩何年更种菘。

久雨都城泥没膝,不知行路可能忧。


有时潦水浸蜗舍,无限阴云碍凤楼。


薄劣未能裨上德,莼鲈何敢忆南州。

登高已阻南山雨,把菊还传北海觞。


地似梁园兼邺苑,花如魏紫并姚黄。


风摇华烛轻吹帽,歌戛层云急绕梁。

风雨飘摇茅舍欹,日长寒灶午炊移。


山中乞士方离院,江上归帆已过时。


播谷预占今岁早,种瓜须记去年迟。

灵峰出云昼蒙蒙,秀色不与他山同。


望之紫翠拂天起,宛转数叠青屏风。


单车飘飘转山麓,寒水盈盈带冰绿。

闲馆投壶白昼长,桤林鸣雨送飞觞。


千山湿翠云垂地,万壑平流水映堂。


尘世几回逢酩酊,瘴乡三伏遂清凉。

抱病登楼无意绪,满城寒雨蒙蒙。
一樽何日与君同。
卷帘芳草碧,呼酒夕阳红。

南天九月披重褐,可信寒生自水乡。


多病怕逢秋雨积,小晴欣见暮山苍。


云迷巴国行来远,江涨吴田别后荒。

晚云横树薄,寒雨入帘微。


川净鱼堪数,人间鹭不飞。

日暮争渡喧,天阴野风急。


孤客来何迟,萧萧荷锄立。

山水行踪美,风霜岁序阑。


高堂遥送喜,游子且加餐。

云断雨声歇,水清天影流。


苦吟双短鬓,高枕一扁舟。

艰难伤物役,澹泊爱舟居。


晚饭客遗酒,夜灯儿读书。

沧波生暮霭,渺渺钓船归。


细雨寒蓑重,斜风并棹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