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花落尽垂杨低,竹林鸣鸠相应啼。


夜来久旱得微雨,门前细草青萋萋。


饮虹桥头西日落,桥下水光摇草阁。

晴峦临晚照,悬磴蹑秋空。


地胜群贤集,天清四望通。


猱升攀仄石,鸾啸激悲风。

青萍乍破,绿叶低翻,掩映遥天罅。
香心撩惹。
还剩有、珠颗盈盈欲泻。

官衙潦水频频戽。
似天半、银河灌注。
道南人在下流居,最苦。

蘋花消息入疏棂,六月何曾有此清。


晚饭出门新雨过,深衣临水早蝉鸣。


月西人影如鸿影,风里松声带鹤声。

雨后月明,如醉而醒。


不见其形,但见其影。


我梦初回,非曙非暝。

雨足清寒月色微,风将幽磬落柴扉。


一瓶薝卜修清供,童子岩腰取水归。

春色相将老,幽禽百样吟。


一犁新雨骤,满地落花深。


麦秀风翻浪,秧青水透针。

疏窗小阁。
银烛摇红帘影薄。
院宇深沈。

三径归来春水生,送春初觉病魂轻。


名花旧种浑无恙,携酒频过倍有情。


十尺阑干围紫艳,一番风雨妒红英。

萧萧竹树夹溪深,一雨初晴长绿阴。


真意倘违空老大,野芳虽少亦山林。


好风似旧穿高榻,流水如知绕素琴。

雨送微凉月向圆,江楼独倚早秋天。


梧桐自解知时令,牛女何心识岁年。


近水夜云常结绮,含风海气半为烟。

客居何似隐居闲,城里不如城外山。


涧水独澄吟骨瘦,秋风又上鬓毛斑。


黄花信早高低路,白雁霜前紫翠关。

六月萧然似晚秋,登高重整木绵裘。


即看满涧泉初出,知是前岩雨乍收。


碧嶂旋随孤鸟没,白云常傍古松留。

早葵花已繁,晚葵始萌滋。


迎阳与应肃,物性各有宜。


吾欲备四气,代谢任所之。

菊花开早橘收迟,硕果幽芳又一时。


未用千头当万户,只愁无酒负新诗。


薰风五月黄金颗,畏日南邻白雪篱。

我家本住江湖上,独客远怜山谷中。


忽见庭花红带雨,恍疑浦树碧含风。


此身去住浑无赖,随地寒暄自不同。

积雨空阶满,开轩幽兴深。


半窗低晓月,几处苦秋阴。


已倦人间路,能闲诗外心。

隔林咿轧来渔舠,白鹭背人飞不高。


却讶衡漳一夜雨,几家村落生秋涛。

雪夜还能棹剡溪,雨余何事怯冲泥。


自怜穷巷多秋草,不见青骢向北嘶。

雨后小园净,豆花寒更开。


客中秋序过,灯下雁声来。


懒慢催诗句,疏狂但酒杯。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

苦雨万家愁,宁言客滞留。


蛙鸣池水夕,蝶恋菜花秋。


天地惟孤馆,寒暄一敝裘。

相见凄凉色,孤怀风雨天。


黄金交易薄,清镜老堪怜。


马出燕南路,家临济北田。

天吴一笑溢双溪,春鸟绵蛮草色萋。


舟入湟川云自厚,风回衡岳浪难低。


洞门虎迹游龙卧,天上人家宿雾齐。

鸣鸠乳燕报新晴,更被提壶苦劝人。


万点桃花落红雨,十分蕉叶负青春。


醉乡归去疑无路,诗笔拈来似有神。

红尽桃初实,青浓柳欲花。


春归人迹少,山远市声哗。


空有前朝树,难寻处士家。

忆昨移栽怕雨乾,岂期平地水弥漫。


此君于我真无负,摧折犹堪作钓竿。

百年何处好怀开,忆在扬州几醉来。


落日放船穿柳过,微风欹帽看花回。


即今尽减尊前兴,忆旧宁堪笛里哀。

墙角红葵一丈开,鹁鸠声断雨声来。


雨鸣竹屋诗新就,日度花砖梦恰回。


露蔓蜗行经午湿,风枝蝉语近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