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云飞尽四山清,叠叠重重列画屏。
默念弥陀趺坐久,天花无数落空庭。
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霁初。
众峰带云雨,清气入我庐。
飒飒凉飙来,临窥惬所图。
废功看不已,醉起又持杯。
数日帘常卷,中宵雨忽来。
凄凉无戏蝶,零落在苍苔。
瓶笙阶雨阒秋堂,委蜡窗边昨夜长。
小技故耽虫食叶,空居新觉燕辞梁。
移时石白相看晚,镇日松青独坐凉。
晴原夕照到孤庄,落木萧条堪断肠。
瓮底空留麦种在,河桥昨夜巳浮霜。
选胜遵郊郭,冲泥试杖藜。
溪承新瀑水,山渡欲晴霓。
看竹人先至,穿花鸟自迷。
夏木岂无阴,古井亦有泉。
阴疏仅自庇,泉苦得永年。
羲黄世辽邈,畴与论自然。
新雨膏炎垄,远风涤繁林。
取凉李井上,仲子迹可寻。
玄驹下危垤,屈蠖鸣幽阴。
北望迟回白玉京,束书孤剑赴江城。
暮云芳树浑无极,秋水蒹葭空复清。
绿野未须频缱绻,东山犹自策勋名。
秀色东南海欲浮,李公墩上一维舟。
潮平水漫鸬鹚石,树杪云生翡翠楼。
野释向人挥短麈,红尘满眼隔长洲。
半亩高亭百尺强,坐来天地自生凉。
朝临爽气南山近,夜浣银河北斗长。
立马来牛原并逐,浊泾清渭不同行。
梦回残月转长廊,何处僧归半夜航。
水色不随山色改,风声偏助雨声狂。
依依鹈鸊栖林樾,个个芙蓉隔石塘。
京尘行处是风烟,春晓常疑欲暮天。
惟有濯枝新雨后,江南无梦也泠然。
山萤一点拂衣流,茉莉花开香暗浮。
河汉影斜初过雨,井桐凉堕已迎秋。
玉笙小院当年月,纨扇长门昨夜愁。
雨洗千山出,氤氲绿满空。
开门飞燕子,吹面落花风。
野色行人外,经声流水中。
一雨生凉思,羁人感岁华。
蝉声初到树,客梦不离家。
海北人情异,江南去路赊。
雨歇凉生风入扉,日长官舍客来稀。
竹窗破梦人初起,松院新晴鹤试飞。
花落残红知蝶少,树垂重绿见春归。
山园积雨后,步屟惜余春。
柳似酣眠客,花如倦舞人。
啼莺上乔木,迸笋过比邻。
阴阴春日暖风轻,新水溪湾到岸平。
宿雨湿山深树暗,夕阳开浦远山明。
庭闲坐对日仍斜,邑小犹堪早放衙。
已过一春才见燕,乍来微雨亦惊花。
桑麻自拟劳民事,桃李何缘竞物华。
当晓一莺鸣,林收宿雨晴。
网残虫脱罥,蜂闹蝶催成。
梅气袈娑润,香花佛座清。
高阁藤萝外,扁舟暮雨残。
钟声知客到,山色入门看。
月出千松静,云披片石寒。
洞底泉声谷口闻,望中峰色杳难分。
欲寻雨后金芝草,更踏前峰半湿云。
紫宫黄屋邃森沉,驰道周庐肃羽林。
树里啼莺清禁切,雨余流水御沟深。
松篁并落钟山翠,云雾长依汉殿阴。
花溪雨过有樵风,出郭琴尊会瀼东。
万柳晴熏黄曲动,半篙云破绿醅融。
醉吟正好追池上,啸傲何嫌入竹中。
朵朵枝梢雨后斜,高秋颜色为谁奢。
自来玉质同新雪,漫改红妆傲晚霞。
心里未干千点泪,水边遥听数声蛙。
竹缭繁烟湿,门涵新水生。
虹明残雨断,云散殷雷轻。
白鸟淩江下,青山带郭横。
客怀岑寂后,无复更寻幽。
积雨沉鲛室,新云簇虎丘。
树高能半塔,山浅亦藏舟。
芳园数亩舍西偏,雨霁春朝散步便。
池水欲平新绿腻,花枝无语靓妆妍。
相将莺燕还今日,有待溪山更后贤。
久客萧然万虑轻,殊方遥指使星明。
山头杜宇声何急,翻动江南行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