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平湖添细碧,绕郭看新晴。


幸作当年瑞,那无一日情。


睡魂依酒浊,诗味益茶清。

不辞雨雪棹清江,豪气诗情未肯降。


风急船头迟走纤,溜平波面稳流艭。


近堤灯火侵城暗,远寺钟声替我撞。

一天风雪里,归去是今朝。


送客诗初就,推篷冻未销。


连年云洞话,三折富春潮。

忆昨雨多泥又深,犹能携妓远过寻。


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

雪满千山却负期,只缘尘事苦相羁。


扣门忽辱羲禽赠,来自山阴洗墨池。

冻雀飞还去,空房只欲眠。


高云断楚塞,大雪满江天。


竹叶春仍绿,梅花寒可怜。

将军新主第,拥褐聚星时。


铁笛风前弄,梅花雪下吹。


野夫惟嗜酒,才子辄谈诗。

幽栖堪避俗,步屧好追攀。


雪里开孤径,城中见五山。


鸟声迷竹浦,寒色掩松关。

绮席名园烂饮时,翠盘妙舞逞腰肢。


东皇未布青阳律,过客先歌白雪诗。

汉江江上看同云,岁晚卢园雪片纷。


未拟皇华歌折柳,且因地主倒芳樽。

南山经岁别,北渚底人留。


踏雪频过友,看云独上楼。


渔翻湘浦□,客榜洞庭舟。

淮南裘马客,书剑误归舟。


酒处花连屋,吟边雪满楼。


失群怜野鹤,狎水媚群鸥。

乱来双鬓俱成雪,对雪疑窥镜里颜。


明日春风消释尽,只留鬓影对青山。

曳履自惭随兽迹,背藜欲出耸鸢肩。


酒中挽得阳和转,一斗松醪直万钱。

鹤发闲披曳履行,太虚素积自生明。


人间失却黄尘路,天上移来白玉京。


孟老耽吟心独苦,袁安僵卧梦还清。

山中岁晚雪迷漫,瓮牖前头失翠峦。


剪水应愁南浦浅,飞花乱逐北风寒。


明年已卜丰年瑞,旧俗相传瘴疠安。

冲风冒雨转幽崖,雪满长空夜色催。


客枕有时惊折竹,游帷无处认寒梅。


野人篱落孤烟迥,茆屋琼瑶几尺堆。

群贤诗语斗清新,白战何人笔有神。


未似渔翁堪入画,孤舟蓑笠自垂纶。

翠竹擎多看渐低,寒梅封厚望应迷。


寻春拟趁朝晖出,又恐青鞋湿冻泥。

梅花开遍腊将残,几度吟诗倚暮寒。


何处蹇驴驮孟老,一鞭风雪正漫漫。

琼林只在碧山阿,遥忆仙人寄傲多。


闭户袁安僵不起,难随鹤背一相过。

天上浮光带玉京,世间幻境入琼林。


冯夷夺得天孙巧,剪水飞花一夜深。

夜雪茅檐积渐高,傍林时听折危梢。


南山石上双松树,莫更动摇仙鹤巢。

夜寒敢叹卧如弓,起傍残炉榾柮红。


童子偶看门外白,谁将琼玖赈诗穷。

腊前三白报年丰,里巷欢愉著处同。


林野渐添饥鸟雀,阶除初积走儿童。


梨花柳絮遮无地,鹭羽鸿毛散满空。

背郭茅堂早闭门,天寒独恋缊袍温。


琴书散漫无宾客,稼穑艰难有子孙。


竹杖稍能扶病力,梅花强欲恼吟魂。

旭日光微未尽消,背阴岩谷冱连朝。


春风一解昆仑冻,渐化河澌入海潮。

积雪千峰迥,空林一鸟归。


客愁南浦树,乡梦北山薇。


风雨荒茅屋,兵戈老布衣。

南征五载未见雪,今见江乡腊雪飞。


老我不禁清兴发,故人何事赏心违。


包含梅柳春无迹,照耀乾坤夜有辉。

白雪楼倾不记秋,楼前江水自悠悠。


多情犹忆湖南守,一曲阳春白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