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堂北萱花秋正开,清香秀色映霞杯。
白头慈母多贤德,福寿方如川水来。
树林阴翳鸟声繁,下有幽人昼掩关。
五亩丘园傍城市,一堂花竹带云山。
留连风月真成趣,屏远尘埃雅自闲。
荡轻桡、绿杨花软,苍茫远水无际。
菱花似雪铺湖面,掩映嫩红娇翠。
枝叶肥。
云淡天垂野。
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
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
百卉生深林,无人皆自芳。
楚骚发妙意,惟兰乃能当。
我欲效潞公,剩种坡之阳。
云门寺前风物幽,布袜青鞋吾昔游。
葫芦盛酒待明月,舴艋载琴当上流。
长松并立几千尺,狂客一别三十秋。
爱汝端居入静思,察机尤在未萌时。
天人孚感原无间,物我交攻每日持。
行远升高应得已,斋心浴已固知之。
六凿相攘总失真,一诚无妄见斯人。
指挥直拟回天地,祭祀还能给鬼神。
别室蓍龟先兆汝,前楹鸟雀自相驯。
东山云气尽溶溶,左辖高居第几重。
玩世也为庄叟蝶,济时仍起武侯龙。
风帘雾箔秋同被,玉室金堂夜不封。
翛然无限沧浪意,况有幽亭近水安。
孺子有歌同鼓枻,故人无约共弹冠。
通宵云气侵衣润,六月波光入坐寒。
有客依南浦,长年学种畦。
才高宜世用,性僻爱幽栖。
菜甲侵腰长,桑枝刺眼低。
兵前万事举头非,风太无情宰木悲。
马鬣未随陵谷变,龙髯还长子孙枝。
会看高表鹤归日,毋忘新栽鹿触时。
花县归来昼寂寥,终南山翠涌亭皋。
林深未觉兰荪变,天远何妨雨露高。
此去溉根须食实,谁分剩馥与残膏。
何逊扬州迹未陈,染衣不是洛城尘。
毫端一线阳和力,中有江南万斛春。
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
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
六月霜威见直臣,绣衣玉斧大同巡。
山分驼脊高中土,路折羊肠恐远人。
今日边戎应辟马,从来汉使独埋轮。
一峰插天三万丈,众峰旁联不相让。
我行未尽天下奇,王宰写山工异状。
霭霭勾曲云,苍苍溧阳树。
我有爱山癖,每欲名山去。
秦溪一日寄新图,歌枕高堂睹云雾。
何年王宰留真迹,青城天彭接太白。
璚台人去后,麋鹿自成群。
树湿才经雨,山昏又出云。
仙家三叠外,春水一支分。
三峡诸峰画里开,登高不见杜陵台。
一湾水带银河下,千里人从剑阁来。
忽怪乘风遒似马,惯看撇漩小于杯。
之子有国香,幽居秘踪迹。
吾将一采之,荐之君王席。
英英雅淡姿,可写不可即。
五陵豪客梅华笔,写尽江南万古春。
莫向寻常乞题品,赤城山下有诗人。
妖娆暂借杏桃色,铁石终存冰雪心。
额粉风飘妆镜尽,脸霞春酒入杯深。
秋色晴山迥,烟光野水连。
空林辋川外,古树草堂前。
天地留诗卷,江湖老钓船。
山光杂空翠,云影澹晴晖。
古渡舟谁系,虚斋人未归。
石苔秋雨积,野树晚风微。
市远无嚣尘,地僻有佳致。
众芳摇落后,忽见先春至。
梅花带雪开,却傍鳌台次。
鳌台天寒冬欲暮,瑞叶纷纷似飞絮。
王家轩子临清池,忽报梅花开满树。
老梢屈铁苔藓重,暗香时复生帘栊。
美人乐嘉遁,结屋西山陲。
门巷深窈窕,种菊满东篱。
清风绽金萼,凉露湛琼甤。
圣明之御极兮,纷祯祥之沓至。
维嘉禾之发生兮,实和气之所致。
由德门之积庆兮,毓斯祥于盛世。
怜君节侠亦奇哉,且喜公孙阁正开。
汗漫一身长去国,逍遥万事且衔杯。
扶危已展聊城策,作赋堪怜邺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