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牣庋充厨书满家,到无言处柰书何。


六经文字未曾有,三代圣贤如许多。


直自语言空布满,却嗟人物转消磨。

膏雨炯晨沐,和风照春睡。


谁与验其机,蔡轩一腴字。

我行半天下,梦不到南谷。


健读诸老诗,划见真面目。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


一日复一日,会有豁时处。

天以行故健,火以宿故壮。


卓哉主一翁,挈我洙泗上。

主人爱竹真成癖,门阶户席俱寒碧。


小轩故为剪重阑,舍下从教笋穿壁。


欣然远致数君子,相对青青好颜色。

周遭多是及肩墙,马过犹知旧草堂。


苔径雨晴蝴蝶乱,药栏风暖牡丹香。


篇诗未觉为时重,杯酒能留共日长。

萱草花开日又西,太湖石畔鹧鸪啼。


竹枝不是江南曲,唱得樽前思欲迷。

东风吹水碧漪漪,不放桃花自在飞。


莫怪野凫惊不定,溪头弋者未忘机。

喔喔雄鸡趁晓光,岂同雌雉在山梁?


云中鹰隼无虚爪,羽翼低飞好自防。

舟楫为生计,沙鸥识此情。


百年浮世事,九鼎一丝轻。

国初以来好时节,冶绿妖红盖阡陌。


乐游尽是勋贵家,人闹马嘶听不得。


细漆阑干辇子车,同载女子如蕣花。

寒流弥弥泻石壁,严霜剥树枯干瘠。


鬼斧斸石江浒蹲,怒蛟吹水奔涛逆。


鼪鼯狐魅昼攫人,丛林灌木无行迹。

西园公子费隃麋,貌得寒花色更奇。


玄品合栽陶令宅,幽姿宜傍右军池。


青烟落处浑无辨,白露凝时却易知。

千寻瀑布响空林,数尺危桥出树阴。


欲向溪南访真隐,飞花满路白云深。

兰桨摇摇下急滩,满天风雪正漫漫。


莫嫌野店村醪薄,消尽深溪一夜寒。

崚嶒孤塔影中流,万顷江天一色秋。


恍似金山高处望,片帆无数出瓜洲。

山中日暮起西风,隔岭霞生石壁红。


对坐共怜秋色好,数株松影半林枫。

二客来寻草阁幽,况逢邻舍酒新篘。


主人日暮归来晚,带有青蚨在杖头。

苍茫绿野接江天,渔父中流独扣舷。


何处月明堪系缆,树阴西畔小桥边。

青山如黛草萋萋,古寺残钟隔远溪。


客散长亭天色晚,两行烟柳灞桥西。

闲来约客访烟霞,行到桥边日已斜。


尚隔寺门三五里,且将瓢笠宿山家。

桂树丛生山之坰,岩石磊落枝交撑。


隐如虬龙出沧溟,玄云盘盘团紫清。


源湫石底金飙生,天香纷飘浩盈盈。

门前车马涨尘黄,静里开轩得趣长。


当院日翻槐荫密,绕畦风送菜花香。


谁家歌舞堪寻乐,此地衣冠欲擅场。

王猷孙子兴超群,闲搦双钩画此君。


抚景试酬松雪句,一帘秋景动湘云。

宰官身已事东林,厌向金门学陆沉。


醉后双钩沧海色,灯前半偈白云心。


持经颇解清斋久,投老偏能住岳深。

石道崚嶒郁万盘,三芝五药满天坛。


洪河不断荣光起,闲与仙人策杖看。

红杏花开柳欲丝,曲江春色醉归时。


金鞭策过蛮夷邸,尽指郎君似太师。

赐对彤墀子大夫,家传经学冠西都。


宫袍绿映浮云骑,谁似蒲州五色驹。

看谁持玉杖,是匡庐旧日,主人无恙。
峡泉三叠,琴调破云浪。
浩歌声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