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似在船里,松声如水声。
门当岗路掩,云向井栏生。
道进渔樵客,家空世俗轻。
古木千章立,藤萝一道悬。
忽开峰顶鹫,如现水中莲。
阁爽迎朝霭,林闲散夕烟。
名如九鼎重,笔有万钧力。
甘从颍川最,厌就承明直。
顷时未承颜,既见有矜色。
硬语斡地轴,奇辞拔鲸牙。
向来豫章公,一洗空百家。
此灯不可传,公实优昙华。
古货不易售,八荒孰知音。
零落子云书,尘埃伯牙琴。
我戆久病此,属公听呻吟。
先朝盛文物,最盛元祐中。
我生百年后,深思附冥鸿。
人欲天不违,今复识此翁。
求道固多岐,我马玄以黄。
耳闻老叔度,欲聚三月粮。
今日复何幸,得上君子堂。
闻说安平镇,荆湖当要关。
潇湘合二水,衡霍拱千山。
地僻居民少,时清逻卒闲。
一冬卧病楚江边,忽跨青骡入紫烟。
举世有谁曾不死,先生于我独堪怜。
魂归故国三千里,身寄儒林五十年。
一段南山画不成,王维天趣与经营。
水清盘石思垂钓,花落荒村见偶耕。
青嶂白云仙掌迥,淡烟疏雨辋川明。
松下幽人不受呼,低头屈膝对双株。
半空翠色连苍蔼,片石清阴转白驹。
兀坐似忘浮世事,乍逢应讶列仙癯。
伐木幽人入翠微,松间久坐澹忘机。
百年霜雪高柯在,一曲天风古调稀。
放笔拟将韦偃敌,携书懒逐买臣归。
一幅鹅溪写辋川,高情相许已三年。
春风传得平安报,剪与淇园半亩烟。
旭日初升雪满山,水边林外觅花看。
南枝先得阳和信,竹杖芒鞋不避寒。
晴空万里片云收,山木萧萧虎豹秋。
对酒愿留天上月,清光长照少年头。
绿树垂帷石作台,龙唇拂拭自徘徊。
黄埃赤石人间世,正想南风解愠来。
雨过春山草木稠,悬崖千尺挂飞流。
幽人倚杖遥观处,似在庐山五老游。
山中隐者似王维,胸次丘园下笔时。
何日南窗分一幅,辋川烟雨费题诗。
纸扇相遗意未轻,好风还似故人情。
林中李白休相笑,拾得长江片月明。
鹄白新裁月一团,蒙蒙烟树着前峦。
野人不惯藏纨扇,片纸留传久远看。
茅斋喜与故人连,草泽愁闻羽檄传。
五月烟尘迷道路,九天雷雨洗山川。
思家梦绕西湖外,恋阙心驰北斗边。
樯燕呢喃浪语人,岸花飞舞苦伤情。
剩穷诗眼三千界,漫鼓琴心一再行。
他日湖山还帝里,别时风雨满江城。
相得诗人我与兄,平生无一不真情。
河梁莫恨看云别,剡棹曾经载雪行。
近喜双鱼传尺素,远胜孤雁带边城。
岳镇凝华久,天潢析派初。
长庚秋入梦,佳气夜充闾。
奕叶兰同茂,怀珠玉不如。
外台宾幕始知名,见说君王念老成。
此去监州真有命,向来相国讵忘情。
吾侪老矣难为别,世路悠然莫计程。
旱魃忍为虐,祠龙拜灵星。
踉蹡作禹步,符摄有依凭。
神官与鬼吏,霍霍见使令。
乐全先生七十馀,乐全堂深花事初。
山中酒熟试留客,竹里日高时读书。
黄冠野服真自称,赤车驷马今何如。
严霜戒秋杪,百草俱已衰。
子别何匆匆,一尊聊共持。
今晨白门道,后夜沧海湄。
声利劳人鬓易斑,红尘终日走间关。
始知廊庙千钟禄,不及丘园一味闲。
载酒日游花屿上,携书时向竹林间。
人物又无双,馀事锦机闲织。
□就两都新赋,笑一生联缉。
来年秋色起鹏程,一举上晴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