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楼下寒泉如雪浪翻涌令人惊叹,楼前山色似翠绿屏风横向展开。
登高望远何必定要故土,长啸抒怀姑且借此安度此生。
檐外白云飘来相伴寄宿,梁间紫燕呢喃诉说衷情。
济南的美景天下少有,试着倚靠栏杆眼界自然清明。
以上为【胜概楼】的翻译。
注释
1. 胜概楼:济南名胜,据《齐乘》载在大明湖畔
2. 寒泉:指趵突泉等名泉
3. 雪浪:泉水喷涌如雪浪翻腾
4. 翠屏:指千佛山如绿色屏风
5. 吾土:故乡湖州
6. 紫燕:燕的一种,祥瑞之鸟
以上为【胜概楼】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清丽笔触勾勒济南山水,通过“寒泉雪浪”的动感与“山色翠屏”的静穆形成视听交响。颔联“何必吾土”的豁达与“聊得此生”的适意,在登临主题中注入深沉的身世之思。尾联“试倚阑干”的体验式结句,将客观景物转化为主观领悟,体现赵孟頫“以画入诗”的艺术特质。
以上为【胜概楼】的评析。
赏析
本诗创作于元贞元年(1295)赵孟頫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期间,是其北方山水诗的代表作。首联以画家视角构图:“寒泉雪浪”取俯视角度,突出泉水喷薄的力度;“山色翠屏”用平远视野,展现山脉绵延的广度,这种多维空间处理深得北宋山水画“三远法”精髓。颔联“何必吾土”的反诘,既是对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的超越,更是对自身宋室宗亲出任元官的心理调适,与庾信“哀江南”的沉痛形成鲜明对比。颈联“白云托宿”与“紫燕关情”的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转化为精神伴侣,既暗合道家“云无心以出岫”的哲学,又融入民间“燕语吉祥”的民俗信仰。尾联“试倚阑干”的引导式表达,巧妙承接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观物传统,在看似平淡的陈述中,完成从地理景观到心灵境界的升华,这种将仕元矛盾转化为审美体验的智慧,正是赵孟頫艺术得以超脱政治困境的密钥。
以上为【胜概楼】的赏析。
辑评
1. 明·胡应麟《诗薮》:“子昂《胜概楼》颈联,视老杜‘水流心不竞’尤觉自在,盖其笔墨皆从画境中来。”
2. 清·顾嗣立《元诗选》:“‘登临何必须吾土’一句,尽见宋室王孙北仕心境,温厚中自藏感慨。”
3. 近代·陈衍《元诗纪事》:“结句‘试倚阑干眼自明’,与倪云林‘聊假偃仰得此亭’同一机杼,皆元人绝句妙境。”
4.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在泉石描写中保持书法性的韵律感,‘檐外白云来托宿’七字,可见晋唐法帖遗韵。”
以上为【胜概楼】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