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久闻您作为从事官辗转于江海之外,谁料想未得显宦却已白发满头。
来时身着戎装几骑战马嘶鸣相随,去时手持丹诏独乘一叶孤舟。
蝉鸣声萦绕着残阳下的驿馆古树,白鹭从秋雨迷蒙的湖田翩然飞起。
待到任所您将常伴丞相参与盛宴,想必那时镜湖新月正映照城楼。
以上为【送浙东周判官】的翻译。
注释
1. 从事:州郡佐吏,汉代始置
2. 沧江:泛称江海,喻宦游漂泊
3. 戎装:军旅服饰
4. 丹诏:皇帝用朱笔颁发的诏书
5. 远驿:遥远的驿站
6. 片雨:局部降雨,江南常见气象
7. 丞相:指浙东观察使兼任宰相衔者
8. 镜湖:亦称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9. 从事沧江外:化用杜甫《秋兴》“一卧沧江惊岁晚”
10. 无官已白头:暗用颜驷典故“三世不遇,老于郎署”
以上为【送浙东周判官】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时空交错笔法勾勒出宦海浮沉的复杂况味。颔联“戎装”与“丹诏”的意象对照,暗含文武之道的转换;颈联“蝉鸣”“鹭起”的自然意象与“残阳”“片雨”的萧瑟氛围相融,形成情景互渗的艺术效果。尾联虚拟未来宴游场景,以“镜湖新月”的清朗意象消解现实离愁,体现中唐送别诗特有的含蓄蕴藉。
以上为【送浙东周判官】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宝历年间朱庆馀居越中时期,展现中唐幕府文人的生存状态。首联以“久闻”与“谁谓”构成时空张力,揭示功名与衰老的永恒矛盾。颔联通过“来备戎装”的军事意象与“去持丹诏”的文明象征,暗喻唐后期文士出入文武的社会现实。颈联选取“蝉鸣远驿”“鹭起湖田”两组动态画面,以“残阳树”“片雨秋”点染出客途苍茫,其视觉构图与白居易“残阳鸟外秋”异曲同工。尾联转出亮色,“镜湖新月”既实写越地风物,又暗含团圆期许,与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同样具有意象多重性。
以上为【送浙东周判官】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庆馀此篇,颔联壮阔,颈联细润,能兼钱郎之体。”
2. 胡震亨《唐音统签》:“'蝉鸣远驿'一联,神韵清绝,直追大历十子。”
3. 贺裳《载酒园诗话》:“朱庆馀《送周判官》诗,结句'镜湖新月在城楼',闲淡中有远致。”
4. 黄周星《唐诗快》:“五六句如展小李将军山水扇头,令人作天际真人之想。”
5. 范晞文《对床夜语》:“'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善状迁官情事,得言外之旨。”
以上为【送浙东周判官】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