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人生如蜉蝣行路般短暂,壮志如日月运行般悠长。
玉床之上穗帐空飘荡,仿佛还在眷恋逝者的余香。
以上为【观魏武纪有感】的翻译。
注释
魏武纪: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谥号武皇帝
促路:化用陆机《叹逝赋》“寤大暮之同寐,何矜晚以怨早”的生死观
穗帐:典出曹操《遗令》“铜雀台堂上施六尺床,张穗帐”,指灵堂陈设
余香:暗合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语,喻未竟之志
以上为【观魏武纪有感】的注释。
评析
时空对照:首句以“促路”对“雄心”,形成短暂生命与永恒抱负的尖锐对立
意象转换:从宏大的“日月”意象急转至私密的“玉床穗帐”,构成视觉落差
通感运用:“余香”将视觉记忆转化为嗅觉体验,强化生命存续的幻觉
史笔诗心:通过曹操临终细节(《遗令》中“穗帐”记载)折射历史观照
以上为【观魏武纪有感】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阅读曹操本纪为切入点,展现了对英雄命运的深刻哲思。前两句采用悖论式结构:蜉蝣般脆弱的生命载体(促路)偏要承载日月般永恒的雄心,揭示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内在矛盾。后两句选取曹操临终遗嘱中“穗帐”意象,通过“飘”字的动态描写,将历史人物对尘世的留恋物化为视觉可见的飘动帷帐。“犹自”二字以拟人笔法赋予无情之物以执念,既暗合曹操分香卖履的细节,又隐喻功业未竟的千古遗恨。全诗在二十字内完成从宇宙观照到历史透视再到人性洞察的三重转折,体现明代咏史诗“以微知著”的审美特征。
以上为【观魏武纪有感】的赏析。
辑评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三:“张来仪《观魏武纪》绝句,悲凉跌宕,二十字中包罗曹公一生,可谓史笔。”
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七:“来仪此作,前十字说尽英雄心事,后十字写透生死关情,虽置之唐人咏史集中莫能辨。”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二:“‘犹自恋余香’五字,令曹公千载下犹生余慨,是谓诗家诛心之笔。”
以上为【观魏武纪有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