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小麦泛青大麦已熟黄,护田的沙路蜿蜒如羊肠。
每块秧田埂都灌满了水,家家尘封的饭甑已飘出饭香。
以上为【农谣】的翻译。
注释
1. 护田:田园防护带,《汉书·沟洫志》“置水工护田”
2. 羊肠:曲折小径,《淮南子·兵略训》“硖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蓑笠居,羊肠道”
3. 秧畦:育秧的田块,范成大《插秧》“种密移疏绿毯平”
4. 尘甑:积尘的饭甑,反用范丹“甑中生尘”典故,指炊具重新使用
以上为【农谣】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江南麦收时节的田园风光。前两句通过“青黄”色彩对比与“羊肠”空间意象,构建起视觉与空间的立体画卷;后两句以“岸岸水饱”的普遍丰收与“家家饭香”的民生满足相呼应,在秧田的生机与饭甑的烟火气间形成因果链。全诗未直接写人而人在境中,以物质充盈暗示精神安宁,体现宋代田园诗“即物即理”的审美特质。
以上为【农谣】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二十八字中蕴含多重艺术匠心。首句“青青”“黄”的色调变化,暗示农时推移的动态过程;次句“绕”字赋予静景流动感,与首句共同构成空间叙事。第三句“岸岸”叠词强化普适性,“水初饱”以拟人手法写秧田渴饮,末句“尘甑”典故的反用尤见巧思——变东汉范丹的贫困意象为丰足象征,在古今对话中完成对太平年景的礼赞。全诗四句皆景语而情在景中,其白描手法与杨万里“诚斋体”灵犀相通,展现南宋后期田园诗去粉饰、存真趣的演进趋势。
以上为【农谣】的赏析。
辑评
1. 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
“秋崖《农谣》诸作,田家况味宛然在目,‘尘甑家家饭已香’,化陈腐为神奇。”
2. 明·杨慎《升庵诗话》:
方秋崖“秧畦岸岸水初饱”句,较范石湖“泥根玉雪元无染”另是一种农圃风光。”
3. 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
“秋崖小诗最工体物,‘小麦青青大麦黄’七字,写尽田家五月景象。”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
“前三句皆写因,末句方写果,而丰年之乐自在言外,此真得王、孟家法。”
以上为【农谣】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