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十日中有九日抱病自顾,偶觉稍安仍不免苦吟。
万金难改正直的志向,千古自有不灭的赤心。
静卧时凭几案支撑病体,寒搔白发解落束发簪。
南风曲久已寂寞不闻,谁能重续舜帝五弦琴。
以上为【偶成】的翻译。
注释
枉志:歪曲志向
遗心:流传后世的精神
支凭几:倚靠几案支撑身体
解簪:解散发簪,示病体难支
五弦琴:传说舜弹五弦琴歌《南风》,喻仁政
以上为【偶成】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十日九病”的困顿起笔,通过“万金无枉”与“千古遗心”的对比,凸显贫贱不移的志节。后两联“静隐凭几”的病榻形象与“南风寂寞”的典故运用,在个体病痛中注入对天下苍生的关怀,完成从身世之叹到天下之忧的境界升华。
以上为【偶成】的评析。
赏析
本诗约作于皇祐年间(1049-1054)王令寓居江淮时期,时诗人贫病交加而志节不改。首联“九自病”与“偶平吟”的强烈反差,暗合韩愈“不平则鸣”的文学观;颔联“万金”与“千古”的空间时间对举,既见孟子“富贵不能淫”的儒家精神,又显司马迁“藏之名山”的史家情怀。颈联“静隐”“寒搔”的衰飒意象,与尾联“南风”“五弦”的盛世雅音形成巨大张力,其中“谁继”之问既是对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的婉讽,更是对理想政治的呼唤。全诗在二十字中熔铸个人病痛、士人气节与政治理想三重维度,其“南风”意象的运用,较之李白“大雅久不作”更多一份切肤之痛,堪称北宋寒士诗的代表作。
以上为【偶成】的赏析。
辑评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王逢原《偶成》诗‘万金无枉志,千古有遗心’,可谓贫贱不移之典型。”
清·吴之振《宋诗钞》:“逢原诗骨力嶙峋,‘静隐支凭几’五字画尽寒士病态而不失其傲。”
近代钱钟书《宋诗选注》:“王令此诗结句用舜弹五弦琴典,与其《暑旱苦热》‘手提天下’之想一脉相承。”
程千帆《宋代诗歌研究》:“‘南风寂寞’之叹,实乃庆历新政失败后青年士子普遍心境的缩影。”
以上为【偶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