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清晨泛舟剡溪水上,傍晚望见剡溪青山。
徘徊不前停下船桨,等待月出盼能再还。
渔歌回荡在深潭之上,飞鸟栖宿于高树之间。
你我当有金石之交,念我奔波未有暂闲。
以上为【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的翻译。
注释
1. 嶀浦:今浙江嵊州嶀浦镇,谢灵运《山居赋》“嶀浦与嵊山相连”
2. 剡县:古县名,治今浙江嵊州,《元和郡县志》“剡溪出县西南”
3. 刘贶:生平不详,当为潘阆友人
4. 行棹:行船,《楚辞·九歌》“桂棹兮兰枻”
5. 渔唱:渔歌,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
6. 金石交:《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
7. 无暂闲:张籍《羁旅行》“长安羁旅多贫贱,世上何人无暂闲”
以上为【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晓泛”“晚见”的时间推移构建空间叙事,通过“驻行棹”“待月还”的延宕姿态,展现对剡中山水的深切眷恋。潘阆巧妙将“渔唱”“鸟栖”的自然之声与“金石交”的友情盟誓相呼应,在动静相生中完成从景语到情语的过渡,体现宋初山水诗向内心体验的转型。
以上为【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律前两联以白描手法勾勒剡溪行程,“晓泛”“晚见”的工对既展现时间流转,又暗含“兴尽而返”的晋人风度。“徘徊”“待月”的细节,将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意象转化为新的审美体验。颈联“渔唱深潭”与“鸟栖高树”构成声景交响,既延续谢灵运山水诗的清旷气质,又注入柳宗元《渔翁》的寂寥韵味。尾联突然转入手札体式,“应当金石交”的肯定语气与“念我无暂闲”的无奈感慨形成张力,在山水清音中突然楔入尘世牵绊,这种由物境向人境的陡转,正可见宋人“平澹而山高水深”的诗学追求。全诗在六朝山水诗的框架中注入日常书简的亲切感,预示了北宋中期欧梅诗风的先声。
以上为【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逍遥此诗‘待月思再还’五字,真得晋人风味,较之‘乘兴而行’更多温厚之思。”
2. 吴之振《宋诗钞》:“‘渔唱深潭上,鸟栖高树间’一联,从王孟化出,而‘应当金石交’忽作硬语,是宋人本色。”
3. 厉鹗《宋诗纪事》:“结句‘无暂闲’三字,道尽江湖散人况味,与林和靖‘茂陵他日求遗稿’同一心事。”
4. 陈衍《宋诗精华录》:“前六句纯是唐音,末二句突现宋格,此种过渡体最见诗史脉络。”
5. 钱钟书《谈艺录》:“潘逍遥‘待月思再还’与梅尧臣‘薄暮思悠悠’皆善用延宕姿态,宋人理趣已见端倪。”
以上为【晓泊嶀浦寄剡县刘贶员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