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雨过天晴,水面映照着明丽的霞光,潮水退去,江岸上留下了层层泥沙。枯叶在寒风中作响,声音穿透了窗纱。可恨这秋风,不仅吹来了时节变换,更把我吹得流落天涯。
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如今已是一片寂寞,乌衣巷口又见夕阳西下。说起国家兴亡,那旧时的燕子如今又飞入了谁家?只有那从南方飞来的无数大雁,伴着皎洁的明月,栖息在清冷的芦花丛中。
以上为【唐多令 · 雨过水明霞】的翻译。
注释
潮回岸带沙:潮水退去,岸边留下沙痕。
西风吹世换:西风既指秋风,也暗喻元朝取代南宋的江山易代。
落天涯:流落至遥远的地方。
寂寞古豪华:指六朝古都南京(金陵)以往的繁华已消逝,只剩一片寂寞。
乌衣日又斜:化用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口夕阳斜”句。乌衣巷,位于南京,是东晋时王、谢等豪门世族的聚居地。
燕入谁家: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此处亦有暗指投降新朝、另觅新主之人。
宿芦花:栖息于芦花丛中。芦花秋日开放,色白,意象清冷孤寂,常用来寄托遗民之哀思。
以上为【唐多令 · 雨过水明霞】的注释。
评析
此词和《浪淘沙·疏雨洗天清》,盖出于同时。从两词所抒發的感慨、所描绘的景象和所创造的意境来看,都极为相似。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一场大雨洗过天空,夕阳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大潮汹涌,在漫过海滩後又渐渐退去。江岸边留下了些许沙痕。声声落叶,飞快地透过窗纱,使词人感到秋意袭身,时令已由夏入秋了。这是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恰值兵败被掳之後,作者面对着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伤感呢?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时代变革、朝廷更换,邓剡抱定不再仕元的决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北朝的乐府民歌《紫骝马歌辞》云:“高高山上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它用风吹落叶比喻流落飘荡的情状,反映人民在战乱中逃亡景象。形象鲜明,深沉悲愤。“天涯”意谓极言其远,以托出词人欲归不能的哀怨。
词人在上阕极言自己如落叶飘零,无根无绪,意在引出下阕中作者表达的寂寞心情。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建康(今南京),是烟柳繁华地,也是南宋王朝赖以阻挡蒙古南侵的一道屏藩。萧条得使词人生寂寞、衰歇之感。此词带有几分嘲讽意味,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借燕子飞入新巢,喻指许多南宋遗民变节奉敌。作者大悲慨之中,怀有深深的嘲讽。更表明他不仕新朝,坚守节操的心声。
词人又通过对空阔的水、天之间渐次观察,终于發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虽然是群雁,然而无首。没有凄居之处,真是可怜之极。
邓氏此词以感情沉郁和风格清奇取胜。上阕“寓情于景”。下阕“以喻见意”,通过寒叶、西风、乌衣巷、明月、芦花等,表达了他作为作者的主体感受。全词如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让欣赏者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此词是邓剡的代表作,写于南宋覆亡后,作者被俘北上,途经南京时。全词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抒发了深沉的亡国之痛和身世飘零之感。上片以工笔写景开篇,“雨过水明霞”勾勒出凄美而短暂的亮色,随即转入“潮回岸带沙”、“叶声寒”的衰败之景,自然引出对“西风”的憎恨——它既是自然之风,更是象征时代巨变、摧残故国的无情之力。下片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将个人命运与历史兴亡紧密交织,“燕入谁家”的诘问,饱含对变节者的鄙夷与自身气节的坚守。结尾以“雁”、“明月”、“芦花”构建空阔、清寒、孤寂的意境,不言悲而悲慨自深,是南宋遗民词中的绝唱。
以上为【唐多令 · 雨过水明霞】的评析。
赏析
本词艺术成就极高。首先,在情景交融上臻于化境。全篇几乎句句写景,却又句句含情。从“水明霞”的片刻明净,到“叶声寒”的感官凄冷,再到“落天涯”的身世飘零,景物与情感层层递进,浑然一体。其次,典故运用巧妙自然。下片整体意境脱胎于刘禹锡诗歌,但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乌衣日又斜”的“又”字,强调了历史悲剧的重演,深化了兴亡之叹。最后,意象选择精当,寓意深刻。“西风”是核心意象,承载着双关意义;“雁”与“燕”形成鲜明对比:“燕”趋炎附势,飞入他家,而“南来雁”虽无处可依,却宁可与明月、芦花为伴,象征着包括作者在内的南宋遗民清高孤傲、不仕新朝的民族气节。结尾三句,以无声的画面收束全篇,将无尽的悲凉与坚守之情融入苍茫的月色芦花之中,余韵悠长。
以上为【唐多令 · 雨过水明霞】的赏析。
辑评
清·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卷八引《草堂词评》:“邓光荐《唐多令》……结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其意在恢复,不知能如愿否?然悲婉而含蓄,斯为合作。”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三:“凄凉悲感,亡国之音。结尾景物,倍觉黯然。”
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词首尾皆写景,中间抒慨。‘西风吹世换’是一篇主旨。‘乌衣’、‘燕’、‘雁’皆托寓人事。末三句以雁自比,有不为无人而不芳之意。”
现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悲愤。上片由景入情,因见西风叶落,而感世换,而感身世。下片‘寂寞’两句,叹金陵之衰歇,‘说兴亡’句,痛宋室之沦亡。末以孤雁、明月、芦花结句,写出苍凉孤寂之情。亡国之音,何哀以思也。”
以上为【唐多令 · 雨过水明霞】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