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往昔听闻红桂树,在龙门侧畔独秀无匹。
越地老翁赠我数株,中原之人从未见识。
平生钟爱此树,却无缘攀折赏玩。
君子知我心意,因而助我达成夙愿。
何需宾客赞美,且在这清荫下休憩。
它来自天姥山巅,总带着青翠山岚的色泽。
芬芳堪称世间绝品,虬曲枝干渐次挺拔。
琼玉般的叶片润泽不凋,珍珠似的花朵璀璨如织。
恍若翡翠鸟栖息其间,又似等待凤凰前来啄食。
岂止是短暂驻足,终将精心培植永驻此间。
以上为【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植郊园众芳色沮】的翻译。
注释
1. 龙门敬善寺:洛阳龙门石窟附近的寺院
2. 红桂树:丹桂,开红花
3. 越叟:越地老翁
4. 周人:中原人士
5. 羽翼:辅助,帮助
6. 天姥岑:天姥山,在浙江
7. 翠岚:青翠山雾
8. 偃蹇:曲折蜿蜒
9. 珠英:珍珠状花朵
10. 鹓雏:凤凰类神鸟
以上为【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植郊园众芳色沮】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红桂树为精神象征,通过"龙门独秀"与"江南莫致"的空间张力,构建出对高洁品格的执着追寻。全诗以"越叟遗株"的偶然得之对照"平生爱树"的刻意追求,在机缘与宿命间展现物我相契的深意。尾联"终当封植"的誓言,将个人审美升华为永恒的精神守望。
以上为【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植郊园众芳色沮】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作于李德裕牛李党争期间,其咏物寄怀的笔法深具政治隐喻。起笔"独秀龙门侧"既写红桂实际生长环境,又暗喻诗人身处政治漩涡的孤高姿态。"越叟遗株"的意象巧妙化用《越人歌》典故而翻新意,将江南隐士文化与中原政治中心形成地理对照。中段"清阴息"的闲适描写暗藏机锋,与屈原"退将复修吾初服"的政治退守异曲同工。"琼叶润不凋"的物理特性与"珠英粲如织"的视觉盛宴,既是对红桂的实写,更是李德裕"孤寒党"政治品格的自我写照。尾联翡翠、鹓雏的祥瑞意象,暗含对清明政治的期待,而"终当封植"的决绝,与其《平泉山居戒子孙记》"移根别土,无复生意"的告诫形成微妙呼应,在绚烂的物象描绘中注入深沉的政治忧思。
以上为【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植郊园众芳色沮】的赏析。
辑评
1.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卫公'芬芳世所绝,偃蹇枝渐直'十字,写尽孤臣劲节,较张九龄'草木有本心'更见刚毅"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想待鹓雏食'暗用《庄子》寓言,见其虽遭排挤仍存朝阙之思"
3.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宁止暂淹留'五字是通篇关键,可知平泉花木皆其政治理想之投射"
4. 近代傅璇琮《李德裕年谱》:"此诗当作于大和九年李训、郑注用事时,红桂之求实为政治盟友之寻"
5.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结句'终当更封植'与牛僧孺'玄都观里桃千树'形成党争双方不同的精神象征"
以上为【比闻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尝于江南诸山访之莫致陈侍御知予所好因访剡溪樵客偶得数株移植郊园众芳色沮】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