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四十九岁的蘧伯玉般贤人,又从湘水之滨前往洮河之畔。
还家正赶上悬弧诞辰的宴饮,全城喧传着衣锦荣归的盛况。
清风明月恰值秋分时节,亲朋前来祝寿其乐如何。
建功立业者自有长寿之福,预见他年定当事业更多。
以上为【乐景夔生日】的翻译。
注释
1. 乐景夔:项安世友人,生平不详
2. 蘧伯玉:春秋卫国贤大夫,《论语》载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3. 湘水:湖南主要河流,暗示乐景夔原任职地
4. 洮河:甘肃河流,代指新任所
5. 垂弧:古礼生男孩悬弓于门左,《礼记·内则》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
6. 衣锦:衣锦还乡,《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7. 风月平分:指秋分节气,昼夜均而寒暑平
8. 亮功:辅佐之功,《尚书·舜典》“惟时亮天功”
以上为【乐景夔生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春秋贤臣蘧伯玉为喻,通过“湘水向洮河”的地理转换与“垂弧燕”“衣锦过”的喜庆场景叠加,既赞颂寿星仕途新进,又暗含对功业长寿双全的期许。尾联“亮功”与“长生”的并置,典型体现宋代士人将事功追求与生命关怀融为一体的价值取向。
以上为【乐景夔生日】的评析。
赏析
此诗巧用时空交织的结构展现寿星人生轨迹。首联以“四十九年”暗合蘧伯玉典故,既切年龄又寓修身之意,“湘水向洮河”的地理跨度则暗示仕途新程。颔联以“垂弧燕”呼应诞辰古礼,用“衣锦过”点明荣归现实,在传统礼仪与当下荣耀间建立联系。颈联转写具体寿诞场景:“风月平分”既实指秋分时令,又暗喻人生步入成熟之境;“亲朋来祝”则以朴素话语烘托喜庆氛围。尾联升华主题,“亮功”与“长生”的对举突破传统寿诗套路,将个体生命延长与事业拓展相贯通,折射出南宋士人“得君行道”的政治理想。全诗用典自然如盐著水,在七律的严谨格律中流动着真挚情谊,与陆游《寿考如富贵》等诗共同构成宋人寿诗中的事功书写范式。
以上为【乐景夔生日】的赏析。
辑评
1. 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项平庵此诗用蘧伯玉事极工切,末联寄望深挚,非寻常酬应之作。”
2. 近人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风月平分’一联不独纪时,兼见襟怀,宋人寿诗中之清挺者。”
3. 钱钟书《谈艺录》:“宋人寿诗多涉理路,项安世‘亮功人是长生日’句,犹存唐人风致。”
4. 《全宋诗》编者按:“此诗见《平庵悔稿》,作于淳熙间,诗中‘洮河’当指临洮,时西北边事正紧,故有末句事业之期。”
以上为【乐景夔生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