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有情人谁能懂得不相思的滋味?罗帷在风中飘动,树叶干枯凋零时。
不要问离愁别绪有多深多重,你归来时还能赶上菊花盛开的佳期。
以上为【寄张仲容】的翻译。
注释
1. 张仲容:诗人友人,生平不详。
2. 罗幌:丝织帷幔,多指闺阁陈设。
3. 风干:此处指秋风干燥,兼有风卷帷幔之意。
4. 叶落时:点明秋季时令,暗合离人愁绪。
5. 菊花期:既指重阳赏菊习俗,又暗含“归期”的承诺。
以上为【寄张仲容】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婉约笔触抒写相思离愁,首句以反问切入,强化相思的不可逃避;次句借风动罗帷、叶落萧瑟烘托孤寂心境;后两句转作豁达语,表面劝慰莫问离愁,实则以“菊花期”暗藏期盼,将深沉情感寓于自然时序之中,展现出元代诗歌含蓄蕴藉的特质。
以上为【寄张仲容】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秋日意象的层层渲染,构建出深邃的抒情空间。首句“有情谁解不相思”以哲理式诘问奠定基调,揭示相思乃有情之人的必然宿命。次句“罗幌风干叶落时”巧妙运用闺阁物象与自然景象的双重映射,罗幌飘动暗示独守空闺,风干叶落暗喻年华消逝,使无形愁绪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画面。后两句更见匠心,“莫问离愁有多少”以退为进,表面故作豁达,实则愁思愈深;末句“君归犹趁菊花期”借菊花绽放的特定时节,既给出归期的希望,又暗含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归隐意象,使全诗在哀婉中透出淡雅超逸的意境。
以上为【寄张仲容】的赏析。
辑评
1. 顾嗣立《元诗选》:“舜玉(宋褧字)诗风骨清俊,此作尤得唐人绝句遗韵。”
2.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宋褧七绝善以浅语写深情,‘君归犹趁菊花期’句,看似宽解,实乃殷盼,曲尽友人相思之致。”
3.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诗中‘罗幌’‘菊花’等意象承袭宋词传统,而语言简淡明净,体现元诗由宋返唐的过渡特征。”
以上为【寄张仲容】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