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诸位郎君皆堪称积学之士,声名早已传遍西都。
讲解《周易》可比燕地神童,作楚辞直如楚国大夫。
仕途情怀历经岁月磨洗,客中行迹半在江湖漂泊。
交友何必计较情谊深浅,且对你们这些知己放声高歌。
以上为【方武选子升龙别驾君杨朱计部子得过饮】的翻译。
注释
1. 方武选子升、龙别驾君杨、朱计部子得:指方升、龙膺、朱正色三位官员,分任武选司、别驾、计部等职
2. 宿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3. 西都:明代指西安,汉唐旧都
4. 燕家竖:用西汉燕人韩婴传《易》典,《汉书·儒林传》“燕赵间好《诗》”
5. 楚大夫:指屈原,王逸《楚辞章句》“屈原之所作也”
6. 客路江湖:化用范仲淹《岳阳楼记》“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 酣歌:《世说新语·任诞》“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以上为【方武选子升龙别驾君杨朱计部子得过饮】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劲笔法勾勒明代文官群像,在宦游叙事中寄寓深沉的人生体悟。首联以“宿学”与“西都”构建才名远播的时空背景,颔联借用燕人《易》学与楚辞传统暗喻友人学术造诣,颈联“宦情”“客路”形成仕隐张力的精妙对仗,尾联突转放达之语,将官场交际升华为精神共鸣。全篇用典密而不涩,在工整律对中见流转气韵。
以上为【方武选子升龙别驾君杨朱计部子得过饮】的评析。
赏析
本诗在明代嘉靖朝士人交往诗中具有典型意义,折射出科举精英群体的精神面貌。首联以群体性称谓“诸郎”开篇,展现科甲出身的文化自信,与李梦阳“中原七子尽豪雄”的结社意识一脉相承。颔联用经学与文学双重典故,既写实友人学术专长,又暗合三人籍贯(燕、楚地),体现明代官员的地域流动特征。颈联十四字浓缩宦海浮沉,以“经岁月”与“半江湖”构成人生轨迹的垂直投影,与高启“十年踪迹走尘霾”形成时代呼应。尾联“交莫论深浅”的豁达,既承袭魏晋名士风度,又反映明代中后期士人面对严嵩专权时的相濡以沫,较之徐渭“相逢不必问师襄”更多政治隐喻。
以上为【方武选子升龙别驾君杨朱计部子得过饮】的赏析。
辑评
1.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桢伯交游诗最富,‘宦情经岁月’一联,可作嘉靖郎署题壁。”
2. 陈田《明诗纪事》:“欧吏部此作骨气清刚,结语酣歌,犹见岭南山川雄直之气。”
3. 王夫之《明诗评选》:“‘客路半江湖’五字说尽明季仕宦况味,在孟载、季迪之间。”
4. 沈德潜《明诗别裁》:“燕易楚骚之对,工切而不失浑雅,是为正声。”
以上为【方武选子升龙别驾君杨朱计部子得过饮】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