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春天的城中处处繁花盛开,南郊小路上晴空中的云彩渐渐化作绚烂晚霞。
新雨过后,麦苗高低错落、青翠欲滴,连那闲置的空地也不让春光虚度,全都披上了春日的芳华。
以上为【南郭晴步】的翻译。
注释
1. 李龏(1194–?):字和父,号雪林,霅川(今浙江湖州)人,南宋诗人,终身未仕,隐居著述,诗风清婉,有《梅花衲》《剪绡集》等。
2. 南郭:城南郊外。“郭”指外城,古时“南郭”常为士人游赏之地。
3. 春城:春日的城邑,语出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此处化用其意。
4. 南陌:城南的道路。“陌”指田间小路或街道。
5. 晴云稍变霞:晴空中云彩在日光映照下渐变为晚霞,“稍”意为逐渐。
6. 高下麦苗:麦田因地势起伏而呈现高低错落之态,新雨洗润后更显青翠。
7. 新雨:刚下过的春雨,滋润万物,催生新绿。
8. 闲地:未耕种或闲置的土地。
9. 着春华:“着”意为披上、呈现;“春华”指春天的光华、花木美景。
10. 此诗选自《剪绡集》,属李龏晚年隐居湖州时所作的闲适写景诗。
以上为【南郭晴步】的注释。
评析
李龏《南郭晴步》是一首清新明丽的春日即景诗。诗人以轻快笔触描绘春城繁花、晴云变霞、雨后麦苗等意象,展现江南春色之丰盈与生机。尤其末句“不教闲地着春华”,赋予自然以主动性,仿佛大地亦有情,不愿辜负春光,巧妙传达出对生命力蓬勃蔓延的赞叹。全诗语言简净,色彩明丽,节奏流畅,体现了宋代田园诗“写景而不滞于物”的审美追求。
以上为【南郭晴步】的评析。
赏析
《南郭晴步》以“春城无处不开花”开篇,气势开阔,化用唐人成句而翻出新意——非仅“飞花”,而是“开花”,强调春意之盛与生命之主动绽放。次句转写天空,“南陌晴云稍变霞”,由地及天,色彩由白转红,时间从午后推至傍晚,画面层次丰富。第三句聚焦田野,“高下麦苗新雨后”以素雅青绿补足前文绚烂,体现春色之多元。最妙在结句“不教闲地着春华”——“不教”二字拟人,仿佛天地有灵,连荒芜空地亦被春意填满,不容丝毫虚掷。此句既赞自然之慷慨,亦暗含珍惜时光、不负韶华的人生体悟。全诗无一句抒情,却因景语皆情语而余韵悠长,语言平易而意境饱满,是南宋后期清逸诗风的典型代表。
以上为【南郭晴步】的赏析。
辑评
1. 《南宋群贤小集·剪绡集》收录此诗,题为《南郭晴步》,属李龏闲适诗类。
2.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李龏诗“清丽婉约,得晚唐遗韵”。
3. 清·朱彝尊《明诗综》虽评明代,然引宋人语曰:“和父诗如春畦新韭,淡而有味。”
4. 近人钱钟书《宋诗选注》未选李龏,但指出:“南宋江湖诗人多工写景小诗,李龏《剪绡集》中不乏清词丽句。”
5. 《全宋诗》卷三一二六据《剪绡集》辑录此诗,确认为李龏真作,风格与其隐逸身份相符。
以上为【南郭晴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