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怜,冻吟谁伴,漫怀举案齐眉。槐安梦境,一笑自来稀。未到斜川见雪,春欲半、尚压铜池。今思古,拊盆击筑,虿鼎闲夔彝。
翻译
你我如同生病的苏耽彼此怜惜,在这严寒中,除了你还有谁能伴我一同苦吟?空自怀念那举案齐眉的贤妻。
人生如同南柯一梦,能如此相视一笑的知己实在稀罕。
还未到斜川赏雪的时节,春天已过半,冬日的寒气仍笼罩着宫苑池沼。
由今思古,不禁想效仿庄周击瓦盆、高渐离击筑而歌,那些珍贵的虿鼎、夔彝礼器,如今也只能被闲置。
不知要到何时,上天的意志才能缓解(这严寒与困境),让我们能一同在花坞中游玩,即刻拂去蛛网(喻指扫除生活的尘埃)。
面对这壶中天地般的闲暇日子,那些繁杂的公文就暂且搁置吧。
在座的皆是同盟好友,尽情畅谈,挥动着玉柄拂尘,世间万事仿佛都已洞明。
酒菜简单随意,浅浅斟酒,随心所欲,我们的真率集会,其风范足以与古人刻在石碑上的“真率会”章程相媲美。
以上为【满庭芳 · 其四再赠叶宪】的翻译。
注释
叶宪:洪适的友人,生平不详。
同病相怜:语出《吴越春秋》,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举案齐眉:典出《后汉书·梁鸿传》,形容夫妻相敬如宾。此处或借指温馨的家庭生活,或喻指志同道合的知己之情。
槐安梦境:即“南柯一梦”,典出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比喻人生虚幻、荣辱无常。
斜川见雪:斜川,地名,晋代陶渊明有《游斜川》诗并序,记录了与友人同游的雅兴。此处指代文人雅集。
铜池:宫殿檐下承接雨水的铜槽。亦借指宫苑。
拊盆击筑:拊盆,敲击瓦盆,典出《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表现旷达。击筑,筑为古代乐器,典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表现悲壮慷慨。
虿鼎、夔彝:虿鼎,饰有虿(蝎子类)纹的鼎;夔彝,饰有夔龙纹的酒尊。皆为商周时期珍贵的青铜礼器,此处代指功名事业或繁冗政务。
玉麈:玉柄拂尘。魏晋名士清谈时常执麈尾,后成为风雅谈论的代称。
真率视前碑:真率,真诚坦率。宋代司马光曾组织“真率会”,订有俭朴的会约。视,比拟、效法。前碑,指前人记录此类雅集章程的石刻。意指他们的聚会要效法前人的真率之风。
以上为【满庭芳 · 其四再赠叶宪】的注释。
评析
此词是洪适写给友人叶宪的唱和之作。词中通过“同病相怜”、“冻吟谁伴”点明二人相濡以沫的深厚情谊,并借用“槐安梦境”、“虿鼎夔彝”等典故,抒发了对宦海浮沉、人生虚幻的感慨。下片则表达了对摆脱冗务、与友人共享真率闲适生活的强烈渴望。全词将身世之感、友情之笃与隐逸之思融为一体,用典贴切,情感真挚,展现了南宋士大夫在仕隐之间的复杂心态。
以上为【满庭芳 · 其四再赠叶宪】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词情感脉络清晰,上下片形成了从现实困顿到理想展望的鲜明对比。
上片着重写现实的困境与内心的感慨。起首三句,“同病相怜”奠定全词基调,强调二人是命运与共的知己;“冻吟谁伴”写出现实的清寒与孤独;“漫怀举案齐眉”则进一步由友情拓展,流露出对安稳生活的向往。随后,“槐安梦境”一句,是历经世事后对人生的彻悟,充满了虚无与沧桑感。“未到斜川见雪”至“尚压铜池”,既是对时令的实写,也暗喻着政治环境的压抑与个人境遇的寒窘。“今思古”三句,情绪达到高潮,词人欲效仿古人“拊盆击筑”,是愤懑之情的宣泄,而“虿鼎闲夔彝”则形象地写出才具被闲置、抱负难展的无奈。
下片笔锋转向对未来的期盼。“何时”领起,充满期待。“天意解”是转折的关键,期盼天意转暖,也暗指政治环境的改善。“并游花坞,旋扫蛛丝”是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具体想象。“壶中闲日”与“冗牍休治”形成对比,表达了摆脱公务束缚的强烈愿望。最后,“四坐同盟”至词尾,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真率会图景:知己围坐,清谈玄理,酒菜简朴,意趣高雅。结尾“真率视前碑”,既是对此次聚会的定性,也是其人生理想的宣言——追求一种超越功利、真诚坦率的生命状态。
以上为【满庭芳 · 其四再赠叶宪】的赏析。
辑评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
“洪文惠(洪适)《满庭芳》‘今思古,拊盆击筑,虿鼎闲夔彝’,托意深微,盖有感于南渡后和战之局,人才或放废不用也。歇拍‘真率视前碑’,襟抱可见。”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此词为再赠叶宪而作,通首情意真挚。上阕‘同病’三句,写寒士况味如绘。‘槐安’句以下,感喟苍凉。下阕‘花坞’、‘蛛丝’等句,虽写闲情,而‘天意解’三字,实寓祈祷时清之意。未言真率同盟,有林下高风。”
现代学者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洪适的赠答词,如《满庭芳·再赠叶宪》,将身世之感打入友情书写之中,用典虽多而脉络自清,下片所描绘的‘真率’之境,是南宋中期士大夫中流行的生活理想与社交模式的反映。”
以上为【满庭芳 · 其四再赠叶宪】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