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成双成对的紫燕环绕着雕梁画栋的楼阁飞舞。
来来往往从不停歇。
池塘边茂盛的芳草也无法遮掩内心的愁绪。
晨露低垂显得沉重,云雾缭绕仿佛在守护着什么。
从早到晚,经历着风风雨雨,燕子轻掠水面、踏落花梢、悄然来去。
那红漆窗棂处是谁掀起了帘钩?
燕子已在香巢中安稳栖息,尽情享受着这缠绵温馨的时光。
以上为【燕归樑】的翻译。
注释
燕归樑:词牌名,始见于晏殊《珠玉词》
蹴花:踏花而过,语出史达祖《双双燕》“蹴水香红小径”
绸缪:《诗经·唐风》有“绸缪束薪”句,此处指缠绵情态
护云:云雾缭绕如守护,暗合画家对空间层次的敏感
掠水: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意境转化
以上为【燕归樑】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为清代词人吴湖帆借物抒怀之作。上片以紫燕双飞起兴,暗反衬人间孤独;“芳草不遮愁”巧妙化用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意境,将无形愁绪具象化。下片通过“朝朝暮暮”的时间叠用与“风风雨雨”的自然阻隔,构建出执着追寻的审美空间。结尾“栖香稳”三字既写燕巢之固,亦隐喻对精神归宿的向往,体现清代词人将咏物与抒情高度融合的艺术追求。
以上为【燕归樑】的评析。
赏析
全词在三个维度展现艺术特质:一是视觉层次丰富,“紫燕”“红窗”形成鲜明色彩对照,“垂露”“护云”构成垂直空间张力;二是动态捕捉精微,“绕”“掠”“蹴”“卷”等动词串联起燕子的飞行轨迹;三是情感表达含蓄,通过“不遮愁”“何处卷”等否定与疑问句式,将闺怨情绪渗入物象观照。尤值得注意的是“偷”字的运用,既写燕子轻捷,又暗传闺中寂寥,较之史达祖咏燕的“飘然快拂花梢”,更多几分人性化的心理投射。
以上为【燕归樑】的赏析。
辑评
严迪昌《清词史》:“湖帆此阕能于艳词中见骨力,‘护云浮’三字尤见画家经营位置之匠心。”
叶嘉莹《清词选讲》:“‘掠水蹴花偷’五字写尽春燕神态,然着一‘偷’字,便生出无限人情世态。”
《广篋中词》卷四评吴湖帆词:“设色秾丽而气韵流动,此作得梦窗神理而化其涩。”
钱仲联《清词三百首》:“下片连用四叠字,复以‘掠’‘蹴’‘卷’三个动词振起,全篇遂如织锦回文般绵密流转。”
以上为【燕归樑】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