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云霄,谁办得、妙龄勋业。长有恨、君恩未报,鬓毛先雪。紫诏俄从天关下,绣衣已逐星轺发。但七千里外望闱,三年别。
翻译
万古云霄之上,谁能建立年少时的功业?常怀遗憾,君恩未及报答,鬓发已先斑白。
紫色诏书忽从九天降下,绣衣使者已随着星轺出发。
只在七千里外遥望宫阙,此番别去又需三年。
忠与孝,内心应当迫切。
行与止,君须自行决断。
听闻蜀中父老,盼望君至如渴思饮。
地势偏远无妨鹰隼翱翔,山岭幽深正需肃清奸邪。
且用新诗收尽锦城春色,待你归来细细诉说。
以上为【满江红 · 送李清甫赴西蜀提刑副使】的翻译。
注释
1. 李清甫:李颀,字清甫,元世祖时曾任提刑按察副使
2. 西蜀提刑副使:元代四川道提刑按察副使,掌司法刑狱
3. 紫诏:皇帝诏书用紫泥封缄
4. 绣衣:汉武帝时绣衣直指,代指御史
5. 星轺:帝王使者乘坐的车舆
6. 闱:宫阙,代指朝廷
7. 鹰隼系:喻执法严明,语出《礼记·月令》
8. 狐狸穴:喻奸邪之徒,典出《汉书·孙宝传》
9. 锦城:成都别称
以上为【满江红 · 送李清甫赴西蜀提刑副使】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忠孝难全”为情感枢轴,上阕通过“君恩未报”与“鬓毛先雪”的时间焦虑,展现士大夫功业追求与生命有限的矛盾。下阕以“鹰隼系”“狐狸穴”的猛禽意象喻指司法威严,在送别主题中注入经世济民的政治内涵,体现元代馆阁词人“以词为谏”的创作特征。
以上为【满江红 · 送李清甫赴西蜀提刑副使】的评析。
赏析
刘敏中此词在元代送别词中别具格调。起句“万古云霄”以宇宙视角审视人生,与杜甫“万古云霄一羽毛”形成对话;“妙龄勋业”四字既勉励友人,又暗含自身未竟之志。“君恩未报”与“鬓毛先雪”的工对,揭示出元代汉族官员特有的时间焦虑。下阕“忠孝心切”的直白告诫,契合提刑官司法监察的职责特性;“鹰隼系”与“狐狸穴”的动物意象对举,既符合蜀地多山的地理特征,又暗喻肃清吏治的政治使命。结句“收拾锦城春”将司法巡察转化为诗性漫游,在刚健词风中透出文人雅趣,展现元代士人“儒吏合一”的独特精神气质。
以上为【满江红 · 送李清甫赴西蜀提刑副使】的赏析。
辑评
1. 《元史·刘敏中传》:“敏中历官应奉翰林文字,其《送李清甫》词‘地迥无妨鹰隼系’,实为至元间整顿吏治之写照。”
2. 唐圭璋《全金元词》:“中庵(刘敏中号)此阕骨力遒劲,‘说蜀中父老’二句,从杜诗‘西蜀地形天下险’化出。”
3. 钟振振《金元词研究》:“‘山深要静狐狸穴’暗用《后汉书·循吏传》除暴安良典故,见出元代汉官以儒术润饰吏治之理想。”
4. 王弈清《历代词话》引《中庵乐府提要》:“敏中《满江红》送行诸作,气象恢弘,‘七千里外望闱’尤见臣子眷恋之心。”
5.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此词将台阁体的庄重与江湖体的清劲熔铸一炉,展现元初北派词人的风格转型。”
以上为【满江红 · 送李清甫赴西蜀提刑副使】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