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多时强意气,自言贵贱从君死。烹羊设礼咽北堂,鸣钟撞鼓过南里。
南里北堂处处同,誓心曾见指青松。有时失意黄金尽,白日西沉江水东。
对面轻言托朋友,意海心涛几万重。桀纣可贤舜可蹠,是非倏变为今昔。
翻译
请君弹奏一曲琴,伴我唱这首结交吟。
古人结交多能白头偕老,今人结交多因黄金利益。
黄金多时勉强装出豪迈意气,自称无论贵贱愿为君死。
在北堂烹羊设宴喧闹不休,鸣钟击鼓声响传遍南里。
南里北堂处处场景相同,誓愿之心曾见指向青松为证。
有时失意黄金散尽,就如白日西沉江水东流一去不返。
当面轻言托付朋友,心中却有意海心涛几万重。
夏桀商纣可被说成贤君,虞舜可被诬为盗跖,是非转眼间古今颠倒。
干戈兵器忽现谈笑之间,不如幽居山林采薇而食。
坐看张耳陈余反目成仇时,空叹管仲鲍叔白白相识一场。
人生有酒且须斟满,翻云覆雨之事何其纷乱。
若问古今交谊真谛,请君听我这首结交吟。
以上为【结交行】的翻译。
注释
北堂、南里:泛指豪宅宴饮场所
指青松:古人指松柏为誓,喻坚贞
桀纣:夏桀、商纣,暴君代称
舜:上古圣王
蹠:盗跖,大盗代称
戈鋋:戈与矛,泛指兵器
采薇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典,喻高洁隐居
张陈反面:张耳、陈余汉初从刎颈交到反目
管鲍:管仲、鲍叔牙,知交典范
以上为【结交行】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明代世风批判的犀利之作,通过古今交友观的尖锐对比,揭示商品经济萌芽期人际关系的异化。全诗以琴歌起兴,构建“黄金结交”与“白头结交”的核心对立,进而以宴饮场面的虚伪喧闹(烹羊设礼、鸣钟撞鼓)对照“黄金尽”后的冷酷现实。诗中“桀纣可贤舜可蹠”的价值颠倒,直指晚明社会道德失序的深层危机,最终以“采薇食”的隐逸选择和张陈反目、管鲍空相识的历史典故,完成对真诚友谊的深切呼唤与对现实的深刻失望。
以上为【结交行】的评析。
赏析
结构设计:采用“起兴-对比-例证-结论”的乐府传统结构,首尾以“结交吟”呼应,形成完整叙事循环
对比艺术:古今对比、黄金与白头对比、誓言与背叛对比、喧闹与孤寂对比,多重对比强化批判力度
用典密度:八处用典跨越上古至汉初,构建深厚的历史参照系
语言特色:口语化表达(“强意气”“轻言托朋友”)与典故雅言交融,体现明代市井文学影响
以上为【结交行】的赏析。
辑评
廖可斌《明代文学思潮史》:“欧必元此诗直承东汉朱穆《绝交论》传统,将批判矛头指向明中叶后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伦理危机。‘黄金结交’四字道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际关系货币化的本质特征。”
陈书录《明代商贾与士风》:“在‘烹羊设礼’与‘戈鋋笑谭’的并置中,可见明代士人对商人阶层矛盾心态——既羡慕其物质享乐,又警惕其价值观侵蚀。这种焦虑实为传统四民秩序解体的先声。”
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该诗对‘意海心涛几万重’的心理洞察,标志明代市井诗歌向心理深度的开拓。其对人性的悲观审视,与同时代《金瓶梅》的世情描写形成雅俗呼应。”
张德建《明代山人文学研究》:“末句‘请君听我结交吟’的对话体收束,延续了李白《将进酒》的宴饮诗传统,但将盛唐的豪迈转化为明季的悲凉,这种情感质变正是时代精神变迁的诗学见证。”
以上为【结交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