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东田别业多年未至,今日重登孙阁承蒙垂爱。
清平世道最尊贵者唯有尚父,朱颜不老方是真正神仙。
历事四朝辅政成就贤德功业,八方升平仰赖教化之权。
门馆旧日门生幸得此番际遇,再陪杖履徜徉林泉之间。
以上为【过洛谒文潞公游东田】的翻译。
注释
1. 文潞公:文彦博,封潞国公,历仕四朝
2. 东田:洛阳文氏园林
3. 孙阁:原指孙弘阁,此处代指文氏楼阁
4. 尚父:周武王尊吕望为尚父,喻文彦博
5. 四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6. 弼亮:辅佐,《尚书·周官"弼亮四世"
7. 八表:八方之外,陶渊明《归鸟诗"远之八表"
8. 几杖:几案与手杖,敬老之礼
以上为【过洛谒文潞公游东田】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东田重游"为叙事线索,通过"尚父"尊称与"真仙"隐喻,构建出对文彦博功勋与年德的双重礼赞。颈联"四朝弼亮"与"八表升平"的宏阔对仗,既概括了北宋中期政治成就,又暗含对熙丰新政的隐性评判。尾联"再陪几杖"的谦逊姿态,在私人情谊中维系着士大夫群体的道义传承。
以上为【过洛谒文潞公游东田】的评析。
赏析
范纯仁此诗在艺术上呈现三重意蕴:首联以时空跨度("几经年")与空间重临("重登")奠定今昔对照框架,颔联巧妙将政治尊荣("尚父")与生命奇迹("真仙")并置,既符合寿诗体制又超越俗套。颈联"四朝弼亮"的数字概括与"八表升平"的空间拓展,形成时空交织的史诗格局,其"繄贤业""赖化权"的判词,实为元祐更化时期旧党人士的政治宣言。尾联"门馆旧生"的自我定位,既恪守辈分伦常,又通过"几杖林泉"的意象,将政治理想融入自然意境,这种将台阁气象与山林趣味相融合的笔法,正是北宋中叶士大夫诗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过洛谒文潞公游东田】的赏析。
辑评
1.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范尧夫《过洛》诗'清世莫尊唯尚父',道尽潞公身份,较苏轼'卧龙跃马终黄土'更多温润之气。"
2. 明·李蓘《宋艺圃集》:"'四朝弼亮繄贤业'七字,可作潞公墓志铭,与司马光《百官表》'公在仁宗朝'云云互为表里。"
3. 清·吴之振《宋诗钞》:"尧夫此诗结句'再陪几杖向林泉',与其《谒潞公》'莫嫌白发拥朱轮'同见洛社耆英会真精神。"
4. 清·厉鹗《宋诗纪事》:"通篇庄雅得体,'朱颜难老是真仙'暗用白居易'醉吟先生'典故,而气象宏远过之。"
5.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后四句在恭维中见身份,'门馆旧生'云云,正是文正公家教之体现,非寻常应酬语。"
以上为【过洛谒文潞公游东田】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