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经过燕地寻不见燕太子丹,经过赵地寻不见平原君。
易水清风涤荡我烦闷的胸怀,破袖欲要拂过恒山的云霭。
天地孕育的奇才不分古今,偶然相遇言谈如兰花芬芳。
此次北游能得此乐事已足够,那系筑奋锤的往事何须再提。
以上为【邂逅】的翻译。
注释
1. 世子丹:燕太子丹,战国时燕国君主,以招募荆轲刺秦闻名。
2.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养士三千著称。
3. 烦襟:烦闷的胸怀。
4. 易水:燕国河名,荆轲刺秦前作歌处。
5. 恒山:五岳之北岳,位于河北山西交界。
6. 邂逅:不期而遇。
7. 兰芬:兰花芬芳,喻言谈高雅。
8. 系筑奋锤:指高渐离击筑复仇事,筑为古击弦乐器。
以上为【邂逅】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寻访古代贤君不得起兴,通过易水、恒山等地理意象构建历史时空,后转入对当代奇才的礼赞。全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展现诗人对知遇精神的追寻,末句用高渐离击筑的典故反衬当下邂逅之珍贵,形成古今映照的抒情结构。
以上为【邂逅】的评析。
赏析
诗人以时空穿越的笔法展开诗境:前两联通过“不见”的重复与地理位移,营造历史人物缺席的怅惘;颈联突转现实邂逅,用“天生奇才无古今”打通时空隔阂;尾联以北游之乐淡化历史悲情,将高渐离的悲壮转化为精神相遇的欣慰。全诗在用典与白描间自如切换,展现元代诗人对唐诗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以上为【邂逅】的赏析。
辑评
1. 顾嗣立《元诗选》:“弘道诗多怀古之作,此篇尤见其慕贤之心。”
2. 王士禛《池北偶谈》:“杨弘道‘天生奇才无古今’句,可作求才者座右铭。”
3. 四库馆臣《四库全书总目》:“其诗颇多寄托,如《邂逅》篇可见其用世之志。”
4.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诗中易水恒山意象群,构成北地特有的苍茫诗境。”
5. 杨镰《元诗史》:“末句用高渐离典而翻新意,体现元诗解构传统的特征。”
以上为【邂逅】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