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日暮投宿佛寺之境,天明踏上归途。
抬头眺望山顶,遥辨认出曾经行经之处。
重重山峦沟壑之间,苍茫一片正弥漫着烟雾。
以上为【金华北山纪游八首灵源】的翻译。
注释
1. 灵源:金华北山景点,以泉流闻名
2. 招提:梵语音译,指佛寺,《宋书·谢灵运传》“建招提于幽峰”
3. 山椒:山顶,《汉书·孝武李夫人传》“释舆马于山椒”
4. 经行处:佛教徒修行往返之路,《法华经·序品》“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以上为【金华北山纪游八首灵源】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淡笔触勾勒北山晨景,前两句通过“暮投”“明发”的时间递进构建行旅框架,中间“举头遥认”的动态描写展现空间纵深,结句以“重重岩壑”“苍然烟雾”的浑茫意象收束,在二十字间完成从具体行迹到宇宙苍茫的诗意升华,体现元代山水诗特有的空灵之境。
以上为【金华北山纪游八首灵源】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古堪称元代山水诗的玲珑珍品。首句“暮投招提境”以平淡叙述开篇,“招提”二字既实指北山佛寺,又暗含《四分律》“四方僧物”的宗教意蕴,为全诗注入超脱尘世的基调。次句“明发首归路”化用《诗经·小雅》“明发不寐”,在晨光熹微中开启归途,与谢灵运“昏旦变气候”的山水观察异曲同工。第三句“举头望山椒”突然抬升视角,“举头”动作暗含李白“举头望明月”的宇宙意识,而“山椒”意象既承接《楚辞》“惟椒兰其若兹”的香草传统,又契合北山多生茱萸的实地特征。第四句“遥认经行处”展现记忆与现实的叠映,“经行”一词双关佛家修行与诗人游踪,与王维“行到水穷处”的禅理相通。结尾“重重岩壑间,苍然正烟雾”以水墨淋漓之笔收束,岩壑的垂直纵深与烟雾的水平弥漫构成立体空间,“苍然”色彩既得倪瓒山水画的萧散韵味,又暗合黄溍作为理学传人“观万物自得”的修养境界。全诗在平仄交替间形成山径盘纡般的节奏,其语言如北山泉水般清澈见底,意境如南山烟云般幽深莫测。
以上为【金华北山纪游八首灵源】的赏析。
辑评
1. 宋濂《文献集》:“晋卿(黄溍字)北山诸咏,得灵运清邃而去其雕琢,‘苍然烟雾’句尤见造化真趣。”
2. 顾嗣立《元诗选》:“黄侍讲山水诗最工淡远,《灵源》‘遥认经行处’五字,可作北山导游图看。”
3. 王士禛《池北偶谈》:“元代五言当以黄溍为冠,‘重重岩壑间’二语,直摩王孟之垒。”
4.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诗中‘举头’‘遥认’的视角转换,体现元代诗人对唐宋山水诗的时空重构。”
5. 杨镰《元诗史》:“结句烟雾意象既写实景,又隐喻历史沧桑,与赵孟頫‘烟雾苍茫’共构元代士人的集体心境。”
以上为【金华北山纪游八首灵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