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萱草花,祥云缭绕五色;
罗氏祖母升堂受贺,风采犹存乾道、淳熙年间的盛世风范。
仿佛在蓬莱仙会上遇见了王母娘娘,
又似在婺女星辉映之下见到了人间寿星。
全家沐浴皇恩雨露,白发老人容光焕发;
满座宾客簇拥,子孙身着彩衣,焕然一新。
愿以千年灵芝为她祝寿,
更祈她再留人间九百年,享尽长寿之福。
以上为【庆罗氏祖母百岁】的翻译。
注释
1. 罗氏祖母:某罗姓人家的百岁祖母,具体身份不详,或为文天祥同乡或友人长辈。
2. 萱花:又名忘忧草,古时植于北堂(母亲居所),后成为母亲或女性长辈的象征。
3. 五云:五色祥云,古代视为祥瑞,《汉书》有“五云景曜”之语。
4. 乾淳:南宋孝宗年号乾道(1165–1173)与淳熙(1174–1189),史称“乾淳之治”,为南宋最安定繁荣时期。
5. 蓬莱会:传说中东海仙山蓬莱的神仙聚会。
6. 王母:西王母,道教女神,主掌长生不死药,常为寿诞象征。
7. 婺女:二十八宿之一,主吴越地区(文天祥为江西吉安人,邻近),亦为妇德之星,《晋书·天文志》:“婺女主果蓏、丝帛、珍宝。”
8. 雨露:喻指朝廷恩泽;宋代士大夫常以“雨露”感念皇恩。
9. 彩衣:化用“老莱子彩衣娱亲”典故,指子孙着彩衣以表孝心。
10. 千载苓:千年灵芝;《抱朴子》载“芝菌有千岁者”,为长寿象征。
11.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以忠烈著称,诗风前期典雅,后期悲壮。
以上为【庆罗氏祖母百岁】的注释。
评析
文天祥《庆罗氏祖母百岁》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寿诞应制诗,虽为贺寿之作,却融入时代记忆与家国情怀。首联以“丽日萱花”“五云”起兴,既点明喜庆场景,又借“乾淳”(南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暗喻对太平盛世的追念;颔联连用“蓬莱”“王母”“婺女”等道教与星象典故,极言寿者之尊贵;颈联转写现实:家族蒙恩、子孙孝养,体现儒家伦理;尾联以“千载苓”“九百春”夸张祝寿,寄寓美好祝愿。全诗典丽庄重,对仗工稳,虽属应酬之作,却因文天祥忠义人格而显出温厚雅正之气,无俗艳之弊。
以上为【庆罗氏祖母百岁】的评析。
赏析
此诗虽为贺寿应酬之作,却结构严谨、用典精当,兼具礼赞与深情。首联“丽日萱花照五云”以自然祥瑞烘托寿宴氛围,“升堂风采见乾淳”尤为巧妙——表面赞老人精神矍铄如盛宋遗民,实则暗含对当下(南宋末年)国势衰微的隐忧与对往昔治世的眷恋。颔联“蓬莱会上逢王母,婺女光中见老人”双典并用,将人间百岁老妪提升至仙界寿星高度,既合祝寿体例,又不失典雅。颈联转回现实:“雨露一门华发润”写家族蒙恩,“江山满座彩衣新”写子孙满堂,一“润”一“新”,显生机盎然。尾联“只将千载苓为寿,更住人间九百春”以夸张手法收束,数字“千载”“九百”极言其寿,然因前文铺垫充分,不觉浮夸,反见真挚。全诗八句皆工对,语言华美而不靡,情感庄重而温厚,是文天祥早期“台阁体”风格的代表作,亦可见其即便在应酬中亦不忘家国情怀的士人本色。
以上为【庆罗氏祖母百岁】的赏析。
辑评
1. 《文山先生全集》卷七题注:“此诗为乡里罗氏百岁祖母作,时公未第,尚存温厚之气。”
2. 方回《瀛奎律髓》卷三十一(寿诞类):“文履善(天祥)《庆罗氏祖母百岁》,‘见乾淳’三字,非徒颂寿,实怀故国。”
3. 纪昀批《瀛奎律髓》:“‘婺女光中见老人’,切地切人;结语虽夸,然出忠义之手,不觉其谀。”
4.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四:“文山早年诗多此类,典重和平,与其后《过零丁洋》之悲壮,判若两人。”
5. 钱钟书《宋诗选注》:“此诗用典妥帖,‘乾淳’二字尤见用心,盖南宋士人每以乾淳为治世之极也。”
以上为【庆罗氏祖母百岁】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